北京青年报
夜读|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
有书 2024-06-17 22:00

国学大师王国维代表作《人间词话》中,“人生三境界”理论,独具匠心,惊艳百年。

三境界,三句词,给予每个人处世的深刻启发。

走过岁月,我们终将懂得: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宕起伏,唯有无惧孤独、沉潜专注,才会在人情牵绊、在世事浮沉之后,不期而遇自适丰盈的自己。

在孤独中走向强大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意思是:昨天夜里秋风萧瑟,凋零了绿树。

我独自登上高楼,遥望那消失于天涯尽头的道路。

这句话寓情于景,把一个人在冷寂境遇里的那种孤独渲染得沁入身心。

王国维引用这句话,用以表达,只有不畏孤独,才能静心克难,才可能在登高望远中穿越迷茫,于漫漫天涯路上找到前进的方向。

还记得,知乎上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什么是孤独?”

有一个高赞回答:“中国文字中,孤是王者,独是独一无二。所谓王者,都是在孤独中成长起来的。”

公元1506年冬天,朝廷内乱宦官弄权,王阳明谏言触怒权臣,被赐廷杖入狱,六个月后被贬贵州龙场。

跋山涉水,不知走了多少时日,直到1508年春天,王阳明一行才抵达。

当时的龙场,处于深山丛棘之中,被称为“蛊毒瘴疠”之地。

没有地方住,没有粮食饱腹,仆从纷纷病倒,加之对亲友的思念,王阳明形容枯槁,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独之中。

他甚至给自己做了一具石棺,以此来参透生死。

在石棺中静思的日子,王阳明终于悟得“心即理”:

“世间之理,并非艰涩难寻,并非存在于外界万物之中。

一切看法,只在自己的内心。”

只要端正心态,向着心内寻找修行,每一个人都可以悟得事物之理,甚至都能成为圣贤。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也是王阳明心学体系建立的开端,使他成为一代心学大师。

每个强大的人,都需要走过一段孤独的旅程。

孤独并不意味着孤立或无助,而是意味着独立思考、自我成长。

孤独使人远离浮躁和喧嚣,开始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人可以深入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

苏格拉底说:“孤独,使人强大。”

人生在世,谁都有孤独时候,这时我们越是需要靠自己,走向自渡,走向自我蜕变。

最终,那些孤独的时光,会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

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词条《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意思是:我虽日渐消瘦却决不懊悔,为了你,我情愿一身憔悴。

这句话用“衣带渐宽”的形象,让人感受到一个人的执着坚持。

王国维引用这句话,用以表达为了实现理想,需要全身心沉潜专注,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

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基石,是现代社会里一种极其稀缺的天赋能力。

有句话说:“人生,归根到底就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的积累’,如此而已。”

每一秒钟的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

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月、一年,乃至人的一生。

那些让人惊奇的伟业,实际上,几乎都是极为普通的人兢兢业业、一步一步持续积累的结果。

将努力变为“持续的力量”,就能让“平凡的人”变为“非凡的人”。

世上被誉为“天才”“名人”的人们,他们毫无例外,都发挥了这种“持续的力量”。

长年坚持这种努力,那么,杰出的技能和优秀的人格也会变成你的特质。

越自适越丰盈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意思是:我在人海中寻找了她千百回,不曾想不经意间一回头,却在灯火零落处发现了她。

这句话用一个美好的“她”,喻指我们追寻的人生理想。

王国维引用这句话,用以表达,兜兜转转寻寻觅觅多时,定然会在某个瞬间恍然大悟:

最好的收获正在自适而活的过程之中,生命的丰盈美好正是在此。

《我的阿勒泰》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登顶同一时段收视率第一名。

这个拿遍了国内文坛包括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在内的各种重量级大奖的原著作者李娟,也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收获众多网友的喜爱。

李娟1979年出生于新疆。

高中辍学后,她跟随母亲收废品、做裁缝、卖杂货,独自去当过流水线女工。

在那片遥远而冷漠的边疆,李娟用她的笔,勾勒出美丽而充满诗意的世界。

那里的风光天然纯美,人性和物性真实而治愈。

大量丰富独特的生活体验,融入她的文字,化作一篇篇浑然天成的散文。

我们为什么喜欢李娟?

她以一种淡然姿态去接纳生活,用自己对世界、对生命的爱,拥抱生活。

读李娟的文字,让人惊觉,自己和生活的距离。

或者因为逃避,或者因为疏离或隔膜,我们往往无法全身心融入生活,甚至常常浮在生活之上,虚妄地过日子。

《人民日报》讲过5位普通写作者的故事。

他们分别是放下农具,拿起纸笔,五年出版两本书的农民单小花;

人称“拇指作家“,按坏13部手机写出百万字作品的农民人大代表马慧娟;

一年四季耕种,春夏秋冬记录写写画画乐在其中,在沙漠种地的“田鼠大婶“裴爱民;

5年时间30万里路写下2000多首诗,超2600万人阅读的外卖员王计兵;

下井10年,在交接班验收单背面写诗的矿工榆木。

他们每个人的生活都不鲜亮,可谓低至尘埃。

但是,他们却安然自适,用丰盈的精神,用他们的双手,给自己的人生涂上了不平凡的色彩,收获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罗曼·罗兰说:“每个人都有他的隐藏的精华,和任何别人的精华不同,它使人具有自己的气味。”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存在,你的生命自带璀璨。

只要你用心呵护、敢于创造,以真正的我开始生活,人生从此便高级起来。

别让生命的精华,被生活的泥沙俱下掩埋。

杨绛先生说:“我渐渐发现,一个人活着仅仅是一个人的事,生活关照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身上的每一颗痣,不一定了解我的心;

精神交流型的朋友可能了解我的心,却又常常拂我的意。

快乐来了,最快乐的是自己,苦难来了,最苦难的也是自己。”

是啊,人生的道路,看似拥挤喧闹不堪,但其实,活到最后才明白,人这一生能陪着自己的只有自己。

人生的滋味有苦有甜,五味杂陈,一切都是修行。

无惧孤独强大自己,为了理想持续地专注努力,在自适的生活中享受生命的丰盈美好。

这人生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重呢?

愿我们都能经受重重历练,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文/有书丁玥读书

来源:有书

相关阅读
感悟|一个人的觉悟,来源于他走过的路
儒风大家 2024-05-11
夜读|做个心中永远有光的人
心灵鸡汤之励志正能量 2024-05-04
感悟|把心安顿好,人生就顺了
诗词天地 2024-02-22
夜读|时间,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儒风大家 2024-02-15
夜读|倒掉心里的垃圾
儒风大家 2023-12-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