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复旦新学年将推至少百门AI大课
解放日报 2024-06-05 07:21

从今年9月开始,复旦大学将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大课”,其中,今年秋季学期将推出不少于60门。

AI大课如何上?不久前的全校课程建设专题推进会上,复旦大学党委书记裘新说,既要“大课大上”,让科学智能成为复旦迈向世界顶尖的发动机,让AI课程体系成为全校AI生态建设的发动机,让复旦成为上海和国家人工智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也要“大课小上”,小在全面渗透,到明年秋季学期开学,实现AI教育的“三个渗透率100%”——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AI+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要求覆盖全部专业。

瞄准科学智能创新生态建设

“我们不是成立一个人工智能学院,而是全校动员,瞄准的是科学智能创新生态建设。”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介绍,从2024级开始,每个学位项目的修读方案都将明确AI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要求。

AI大课建设的战略目标有三——

构筑复旦大学科学智能范式变革的教育和人才基座。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说,复旦未来一个时期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科学智能将赋予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AI大课建设的本质正是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改革,塑造教与学的新形态,将对复旦的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

为赋能千行百业探索AI+人才培养新模式。麦肯锡“2022全球AI调查”显示,全球领先国家AI使用率已达到60%左右,而中国目前的AI使用率仅为41%。仅有9%的中国企业可借助AI实现10%以上的收入增长,领先国家则有19%的企业能实现增长。AI大课的建设,针对的是上海即将蓬勃而至的AI垂直领域的复合人才需求。

引领教育教学改革。过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相互独立,AI大课则是本研打通,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在一个起跑线上。

AI大课基于全校“需求画像”

AI大课有哪些课程?据悉,对齐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AI教育,并基于全校“普及圈”“核心圈”“进阶圈”的“需求画像”,复旦AI大课将同时推出通识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学科进阶课程和垂直领域应用课程。

如果AI零基础,可以选择通识基础课程,比如为人文和社科的学生量身打造了《走进人工智能》《社会计算引论》等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的目标是培养AI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修读这一课程需要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基础。目前招募的授课老师达64位,来自全校10多个学院和研究院。

今年9月,超一半的一级学科将开出AI学科进阶课程。这是从各学科“生长”出的有自己特色的AI类课程,适合主动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生。

垂直领域应用课程注重实训,围绕AI应用场景开发课程,今年9月将推出至少10门以产业应用场景为背景的AI大课。作为复旦大学AI垂直领域应用课程实训基地之一,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已辟出专用物理空间。“我们可以根据学生要求来定义课程,将集合高校和产业力量,在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中培养人才。”上海科学智能研究院院长漆远说。

上海正在推进AI垂直领域产业发展,复旦大学人工智能微专业(学程)今年秋季学期不仅面向全校开放,根据课程容量,还将以跨校选修方式向上海高校开放,完成修读的学员将获得复旦大学AI+微专业(学程)证书。

超七成为新开或整合优化课程

摸底发现复旦大学课程名称中含“智能”的超过300门,而纳入100门AI大课体系的并不多,70%以上为新开或整合优化课程。

新开AI大课如此之多,师资和算力如何保证?“现在收到的AI大课开课申请,远远超过100门。其实在AI大课之前,复旦已有一年多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研究)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些潜在师资也浮出水面。”复旦大学教务处处长林伟介绍,除了在学校内部挖潜,还将引入海外校外资源,以暑期学校、短期强化课程等方式,聘请海内外优秀科学家和企业卓越工程师担任课程首席专家,将最前沿的学术和产业成果纳入课程。“按照AI大课的设想,本来就要针对本学科与AI结合的趋势做顶层设计。如果本学科筹集不到师资,可以合作开课,这样也能倒逼各学科直接面对AI垂直领域的现实和未来需求。”

为了不增加学生的学分负担,此次推出的AI大课,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调整学分的结构框架。

值得关注的是,复旦大学的AI大课设置并非从就业端,而是从创新端的需要考虑。“面向未知没有标准答案,AI大课想要构建的是自主创新能力,我们需要教学生怎么解决实际问题。”复旦大学MOSS大模型负责人、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邱锡鹏说。

文/黄海华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跨校联合招生,启动“智能”培养方案!高校探索人才培养“试验田”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6-25
复旦大学将推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
中国新闻网 2024-06-05
浙传开设首个“AI+新闻”微专业 招生不限专业
澎湃新闻 2024-04-01
最新FT全球MBA项目排名“出炉”:复旦大学MBA项目多个分指标居全球前列
中新教育 2024-02-14
产学研深度融合 助力金融强国建设 复旦大学与中国太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