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针对分居期间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 上海浦东法院首次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4 19:11

分居期间一方抢夺、藏匿孩子,受害方能否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对孩子的探望权该如何行使?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又该如何保障?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下称浦东法院)审结一起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案件,首次针对分居期间藏匿未成年子女行为发出禁令,明确认定“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的行为属于家庭暴力。

王先生与宋女士结婚数年,育有一女小爱(化名),后因感情不和处于分居状态。自2022年7月起,小爱随爷爷奶奶离沪至王先生老家共同生活。最初,宋女士尚可通过视频等方式与小爱交流,然而,随着夫妻矛盾逐渐升级,宋女士提出探望、询问孩子入学情况等合理要求,均被王先生拒绝。仅有的一次探望,还是在中间人家中,探望时长也只有短短10分钟。宋女士至王先生老家等地寻找孩子踪迹未果,多次报警寻求帮助,警方也多次对王先生及父母劝诫,但小爱仍然无法得到母亲宋女士的探望接触,故诉至法院,要求禁止王先生抢夺、藏匿小爱。

浦东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本案形式上是发生在夫妻之间的子女抚养矛盾,实则关系到分居期间家庭暴力的认定范围及未成年子女人格权益的保障。小爱离沪时不到1岁,现不足3岁,无论是从生理、心理特点抑或是成长规律角度,正处于需要母亲关爱的关键时期。分居期间,一方藏匿子女的行为,不仅侵害了另一方对未成年子女依法享有的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也对未成年子女造成较大心理伤害,严重损害了未成年子女的人格权益,是家庭暴力的特殊表现形式,小爱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申请依法应予支持。

为切实保证履行的实际效果,除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外,浦东法院还一并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及《关爱未成年子女提示》,提示婚内探望方式与时长,并要求被申请人定期报告未成年子女监护及探望的履行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作出人身安全保护令后,被申请人应当严格遵守,不再实施家庭暴力。如果被申请人在保护期内仍然实施家庭暴力,不仅是对家庭成员合法权利的再次侵害,也是对司法权威的漠视,应当坚决予以惩治。

本案人身安全保护令发出后,王先生表示已清楚行为性质,并及时向法院书面披露小爱的现住地及入学信息,协助宋女士进行了探望,还表示分居期间将配合妥善安排孩子抚养及探望的具体事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匡小颖
编辑/朱葳
校对/董一凡

相关阅读
强化职能寓教于审 法治护未健康成长
法治日报 2024-06-16
离婚期间丈夫带走藏匿孩子,妻子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获支持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5-28
起诉离婚期间丈夫带走藏匿孩子 妻子申请人格权侵害禁令获法院支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8
父母闹离婚 先后藏匿、抢夺6岁女儿带至外地 法院:违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5
离婚后父母一方抢夺、藏匿子女怎么办?最高法拟发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2024-04-0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