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锐评|大个子“窝”小桌子?这个问题拖不得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04 14:00

据记者调查发现,孩子们平均身高连年增长,但大多数学校的课桌椅子却没有跟着“长”,大个子“窝”小桌子的现象,成为孩子们“成长的烦恼”。

桌椅高度,听起来是小事,但考虑到孩子们每天的使用时长,恐怕不可等闲视之。专家指出,桌椅过高或过矮都会引发不良坐姿,增加近视、脊柱侧弯、驼背等风险。据教育部2021年公布的数据,与2014年相比,2019年全国7—22岁男女生身高增长都在0.5厘米以上,更别说那些越来越多的大高个儿。课桌椅国家标准历经数次修改,最新版本发布于2014年,距今已有10年。但即便以此标准衡量,一项2021年针对中部某省660所中小学校的抽样调查仍显示,课桌椅符合国标要求的不到20%。

不合适的桌椅不少,改善当然势在必行。但从实际工作层面看,很多学校经费有限,现有桌椅未到报废年限,短期内全部置换成符合要求的课桌椅确有难度。况且,固定式桌椅便宜耐用,出厂价几十元钱;而可调节桌椅,价格动辄数百元。再者,管理上有难度,也有学校已然更换了可调节桌椅,但后期管理维护没跟上,新设备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某种程度上,桌椅身高不匹配问题,虽然影响面广,却因为种种原因拖而未解。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需要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悉心呵护、温柔以待。就以课桌椅而论,除了高度的问题,还有桌斗过小、孩子们只能将书包放在座椅靠背前,让本不宽裕的空间更显狭窄;以及趴桌午睡仍占主流,可躺式课桌椅少之又少等等。平心而论,相较于“教室夏无风扇、冬季漏风”的年代,如今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已好了太多,但改善升级本就没有完成时。在充分考量实际条件基础上,相关各方还需要更主动一些、较真一些,把对孩子的关爱落到一桌一椅的实事小事上。

如果说“1米高度”折射着城市温度,桌椅高度则体现着校园的精细程度。以实实在在的举措解决问题、优化环境,就能帮助更多孩子无忧学习、健康成长。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大个子“窝”小桌子,破解课桌椅“低配”不该这么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5
孩子们个头高了,课桌椅能否跟着“长”?
新华社 2024-06-03
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十要义”发布
国家疾控局 2024-05-31
春季护眼正当时 视觉环境要友好
北京市体检中心 2024-04-11
不少患者仅十几岁!警惕腰椎间盘突出症低龄化
新华社 2024-03-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