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陆波《北京的历史细节》出版 历史叙事要像笊篱一样打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15:42

继《北京的隐秘角落》之后,作家陆波又一部全新历史文化散文集《北京的历史细节》问世,日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读者可带上这本书去探访南池子、史家胡同、朝内大街81号、智化寺、香山、妙峰山等北京古迹,了解那些被遗忘或不为人所知的历史。

微信图片_20240525160623.jpg

《北京的历史细节》书封

陆波1960年代出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学硕士,从事律师工作二十余年,现专注历史文化写作,著有《北京的隐秘角落》《寻迹北京问年华》等作品。

《北京的历史细节》为陆波全新历史文化散文集,分为“王朝旧迹”“市井迷踪”“山寺传奇”三辑,探寻北京的历史遗存,爬梳古都的旧人旧事。全书配有二百多幅历史照片,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读者穿行于北京街巷深处,挖掘那些潜埋在城市缝隙和历史褶皱中的隐秘细节,赋予历史以生命气息和人文韵致。

微信图片_20240525160635.jpg

作者陆波

从躺在担架上的凌叔华告别故居写起

在本书《史家胡同里的富贵花》这一章节里,陆波讲述1990年5月,年近九旬的才女凌叔华来到北京史家胡同24号小院里,和自己的故居告别。她在救护车和医生护士的陪伴下,由自己的子女陪同,躺在担架上最后看了一眼她此生的故乡——北京。

1900年的春天,凌叔华出生于北京史家胡同一个仕宦与书画世家,是其父第四位夫人所生,姊妹四人,排行第三,在家里排行第十。她家的正门开在干面胡同,占据了从干面胡同49号往北延伸到史家胡同24号位置的大片房产。

微信图片_20240525160618.jpg

凌叔华故居,现为史家胡同博物馆

“我的这篇散文就这样从凌叔华最后一次回到故居,躺在担架上的照片开始,然后调出她的资料、作品。尤其读她的自传《古韵》,对她故居有详细的描述,这些信息内容丰富了我的写作素材。”陆波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

在她看来,将凌叔华的自传小说《古韵》与另外一位民国北平女作家林海音的《城南旧事》比较,会发现,她们笔下是两个大相径庭的北平城。林海音的笔触点滴写出了平民社会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而由《古韵》可见凌叔华是那古城里的富贵花,可以写作、绘画,张扬自己的天赋。凭借父亲的高官资源,凌叔华可以拜慈禧太后赏识的女画官缪素筠为师,可以得到文化奇人辜鸿铭的教育,不但打好古典文学的基础还学习英文。

微信图片_20240525160606.jpg

凌叔华(左一)及家人(左三为父亲凌福彭,左四为妹妹凌淑浩)

1924年4月,泰戈尔访问北平的欢迎茶话会上,作为学生代表的凌叔华结识了生命中的重要人物——她后来的丈夫陈西滢,以及大才子徐志摩。紧接着,住在史家胡同西方公寓的泰戈尔,在负责招待的徐志摩和陈西滢陪同下,受邀参加了“小姐的大书房”举办的“北京画会”。

陆波表示,“小姐的大书房”当时已在京城闻名,史家胡同24号院接待过众多文化名流,可以说是著名的文化沙龙,而沙龙的女主人便是年轻的富家小姐凌叔华,这比冰心笔下据说影射林徽因北总布胡同3号的“我们太太的客厅”要早十多年。

如今,凌叔华的陪嫁房产史家胡同24号成了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馆内详细记录了这条胡同的历史发展与居住过此地的近现代以来的著名人士。最有意趣的是展室里有一百三十个院落微缩复原,还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七十多种胡同声音。虽然房屋的格局有很大改变,但其范围就是当年凌家的后花园连带二十八间房屋的所在地,凌叔华的女儿陈小滢将此地捐献给了当地政府。

微信图片_20240525160556.jpg

《北京的历史细节》书封内页

考察古迹时思考历史人物的言行细节

在《北京的历史细节》新书里,陆波还讲述了残缺一角的西直门城墙、颐和园西北部的宿云檐城关、大佛寺街的大公主府、袁崇焕京城旧迹等历史遗迹。在她看来,任何宏大叙事下的北京都有一言难尽的尴尬,因为它的错综复杂的权力交替与文化融合的历史,讲述起来难免顾此则失彼,所以不如干脆静下心来查勘每一处古迹。

为此在她考察的古迹里,找到那些跟人类活动、言行相关的材料,思考他们做某件事情的细节,譬如修一座寺、一条古道,缘由几何?他们的激情与热爱是怎样赋予物件灵气的?他们曾经震惊世间的壮举发生在什么地点?如袁崇焕保卫京城的广渠门外,如今已是高楼林立,交通密集,当年的古战场究竟何在?几百年后,人事已改天换地,但还是有人怀念并崇敬这位民族英雄,并固守他的陵墓,古今延续的人文精神或许正是一座都城的内涵所在。

“我写东西主要是参考相关资料及书籍,实地考察。历史叙事要像笊篱一样,眼儿特别小,这样一捞,很多人就都浮现出来了。”陆波认为,所谓古迹,只能是我们在力所能及的探察范围内寻觅历史的草蛇灰线——这些痕迹或许不够清晰,或许似是而非,或许看似没有意义,但只要是历史的遗存,其简陋衣身下必有令人难以想象的内容——这正是她感兴趣并孜孜不倦愿意探寻的,她写作的出发点也正在于此。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北京的历史细节》推出,祝勇、陆波、侯磊畅谈他们眼中的北京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4
2024北京博物馆月启幕 博物馆导览、地图、主题图书齐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开在胡同深处,“80后”小夫妻用文创留住老北京记忆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2024-03-10
家门口入学 雄安新区这所幼儿园有啥不一样?
河北共产党员网 2023-11-08
俞孔坚谈新书《大脚革命与新桃源》:要像农民一样思考自然
新民晚报 2023-10-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