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赏读|为何不翻译一本有学术水平的孟德斯鸠评传?走访多家图书馆,终于找到了这一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18:00

流年似水,岁月犹如山间的小溪奔流不息一泻千里,汇入江河海洋。这本《孟德斯鸠评传》离第一版的出版,已有30余年,本人也从青壮年步入垂垂老矣的行列。诚如一首诗所云:“四季轮回又一冬,流年似水去无踪,不见当年少年郎,如今已是白发翁。”今年的冬天又特别寒冷,不久前下了一场大雪,飘飘洒洒,让北京城内城外,都披上了一片银白色的冬装。就在此时,我接到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孙瑜先生打来的电话,告诉我上海人民出版社准备再重印一次《孟德斯鸠评传》,并出精装版。我一时回不过神,有些疑惑,这本评传已出版30余年,2018年又出版了重新修订过的第二版,现在又要出精装版,担心会得到读者的认可和欢迎吗?但是我又转眼换位思考了一下,出版社是最了解图书市场的,他们最贴近和了解读者的需求,虽然近些年来受到网络图书的冲击,但仍有不少读者喜欢纸质版图书,于是心觉坦然,应当支持他们的工作。图书的价值本来不分新旧,许多经典名著传世至今,长盛不衰,是根本不能用时间去区分的。这样一想,更觉得这是出版社的一个明智之举,便爽快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说起我与这本《孟德斯鸠评传》的缘由,就要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那时我在《世界历史》编辑部工作,负责《世界历史》和《世界史研究动态》的编辑出版工作,虽然我自己的专业是世界现代史和现代国际关系史,但在杂志编辑工作中,不免会接触到古代、中世纪和近代史的稿子,尤其当时有一些研究法国启蒙运动的稿子。于是我认真研读由罗大冈先生翻译的《波斯人信札》、由婉玲翻译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以及由张雁深先生翻译的《论法的精神》这三部孟德斯鸠的代表作,颇有一些启发和心得体会,并且找了其他一些研究孟德斯鸠的作品。我觉得国内对孟德斯鸠这位思想家和文化名人的研究是不够充分的,其中对部分问题语焉不详且存在一些概念化、简单化倾向,于是我就写了一篇《关于孟德斯鸠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的文章,发表在《世界历史》上。此后发现,国内尚无一本有关孟德斯鸠且有研究深度的传记作品,便产生一个念头:为何不翻译一本有学术水平的孟德斯鸠评传?于是我走访了多家图书馆,终于找到一本拥有丰富资料和较高学术水平的作品,这就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罗伯特·夏克尔顿撰写的《孟德斯鸠评传》。由于编辑部工作很忙,书中涉及多种文字,如法文、西班牙文、希腊文、拉丁文等,而且注释甚多,很难在国内找到相关资料,便找了几位合作者,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

作者罗伯特·夏克尔顿是一位研究孟德斯鸠的权威,他从1940年就开始研究,曾去孟德斯鸠在波尔多附近的故居拉布莱德古堡中搜集和研究关于孟德斯鸠的绝大部分资料,还能分辨识别孟德斯鸠曾经用过的11位秘书的笔迹。他走访了孟德斯鸠在欧洲旅行过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搜集孟德斯鸠留下的笔记和其他文献资料,最终才写成了这本《孟德斯鸠评传》,书中对孟德斯鸠的生平、家庭、法院工作、葡萄酒经营、在巴黎沙龙接触的达官贵人与名流,以及科学研究、作品发表和如何了解中国等,都有详细描述和评论。无怪乎法国波尔多孟德斯鸠研究会会长达拉先生如此评价本书:“这是我所见到的孟德斯鸠传记中最好的一种。”可见本书的学术价值之高,是值得一读的著作,也是每一位想了解孟德斯鸠生平和思想的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参考书。孟德斯鸠作为一位贵族、法官、葡萄酒经营者、巴黎沙龙的常客、科学家、启蒙思想家,同时还是波尔多科学院院士、法兰西学士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柏林皇家科学院院士,他的生平经历和思想当然是十分丰富的,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因为在本书第一版的序言中我已作过较为详细的介绍。近几年来,国内对孟德斯鸠的研究并不算很多,但有一套著作是应该引起重视并值得一读的,对于深入研究孟德斯鸠也是大有裨益的,这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由许明龙先生翻译的五卷本《孟德斯鸠文集》,作为他的同事和合作者,我曾两次出席过他的新书发布会,并作了发言。这套文集,不仅包括了由许明龙先生重新翻译过的孟德斯鸠的三本代表作,即《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和《论法的精神》,而且第四卷和第五卷完全是新译,其中第四卷包括了《论中国》和《随想录》(选编),第五卷则是《杂文选》。我认为,这些新译的资料,必将对孟德斯鸠研究的深入很有益处。据我所知,这是许明龙先生退休之后花了整整20年时间才完成的,他不仅法文英文功底好,更可贵的是做学术的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对此商务印书馆的责编在《光明日报》读书版有详细介绍,可供参考。因为此事与孟德斯鸠研究有密切关系,所以在此顺便介绍一下。可惜许先生于今年7月去世,在此也表达对他的怀念和深切哀悼。

(图为沈永兴老师亲笔书写的序言)

这次重版并出精装本完全是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主动提议的,在此我要对负责此项工作的上海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孙瑜同志和责编邱迪同志表示由衷感谢。没有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这本书是难以问世的。正如清代书画家郑板桥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

最后想说的是,本书虽然经过认真修订,多次重印出版,但无须讳言,由于水平所限,仍存在许多不足和缺点,恳望从事世界史研究的同行和法律界朋友以及广大读者提出批评意见,不吝指教。本人一定虚心接受,待有机会时改正。

沈永兴

2023年12月22日

冬至日于北京华芳园

相关阅读
法国“高考作文”,精英教育的精华体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1
赏读|围绕孟德斯鸠入选法兰西学士院一事,众说纷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新知|所有现代的伟大思想都源自孟德斯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9
荐书|一本了解汪曾祺必看的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商务印书馆发布《深度阅读推荐书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