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第七届ILD创新引领发展大会在蓉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3 20:15

4月13日,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勃林格殷格翰支持的“第七届ILD创新引领发展大会”在成都召开,通过促进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全面推动我国间质性肺疾病(ILD)学科高质量发展。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类复杂、较难明确病因,主要累及肺间质、肺泡和(或)细支气管的弥漫性肺部疾病,具体类型超过200种。由于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面临巨大挑战。其中,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ILD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确诊后,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于30%,而急性加重后的中位生存期仅2.2个月,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徐作军教授表示:“以IPF为例,因其不可治愈且不可逆,尽早发现、尽早诊断、尽早开展抗纤维化治疗对于延缓病情加重、延长生命长度、提高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各亚型ILD之间在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异质性,应加强临床医生对于ILD及肺纤维化的认知水平,积极组织跨学科讨论、联动多学科会诊,降低误诊、漏诊或延误诊断,从而提升患者长期预后。”

近年来,随着多个ILD诊疗指南及专家共识的出现,目前ILD规范化诊疗路径逐渐明晰,多学科讨论(MDD)已经成为ILD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参考标准,抗纤维化治疗的重要性也已收获国内外广泛认可。

尽管各学科对ILD的认知和临床诊断能力已取得很大进步,因为疾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和我国区域间发展不均衡,整体诊疗水平仍有限。如何提高疾病认知、推进早诊早治、落实规范化诊疗、建立有效通畅的转诊渠道是摆在疾病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

以抗纤维化治疗为例,其作为影响疾病治疗反应和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在诊疗过程中仍存在重视不足的情况。尽管当前的医疗水平尚无法逆转肺纤维化,但研究已证实,尽早开展抗纤维化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急性加重的风险,为患者带来更显著的获益。因此,提升规范化诊疗水平进而带动抗纤维化治疗前移尤为重要。

大会上,聚焦患者未被满足的需求,精智未来、Luca Healthcare、丽珠试剂、华西医院等行业各界伙伴还在大会中围绕领域生态与行业创新,共同探索ILD生态圈建设。未来,勃林格殷格翰也将与创新企业、医院等合作伙伴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优势,打造覆盖早期筛查、精准治疗、平稳期管理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案,让标准化诊断模式、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方案惠及更多饱受“呼吸之痛”的患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田野

相关阅读
世界呼吸日 提升肺间质纤维化诊疗水平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第七届进博会推介会在德国举办
中国新闻网 2024-06-07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重塑生育希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30
聚焦|第七届京津冀毽友联谊大会成功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这个“默默无闻”的器官,可能藏着巨大健康隐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024-03-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