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一只鸟撞死在重庆自然博物馆的玻璃窗上,后果会怎样?
重庆日报 2023-12-12 10:30

“呯!”的一声

一只浑身蓝色的鸟儿

撞在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的玻璃窗上

当工作人员冲出馆舍时

发现这只美丽的鸟儿

已经不幸身亡

面对这只意外离世的鸟儿

该怎么办?

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标本专家们

当即决定

用标本的方式

让这只美丽的鸟儿“重生”

永远“生活”在博物馆的展厅之中

红嘴长尾蓝鹊

鸟儿学名“红嘴长尾蓝鹊”,它体态美丽,体背呈蓝紫色,雌雄羽色相似,羽尾尤以中间两枚最为突出,红嘴红脚,仪态庄重,雍容华贵。

自然界里在空中展翅飞翔的红嘴长尾蓝鹊。重庆自然博物馆供图

12月9日,为了让更多观众了解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重庆自然博物馆公开这次特殊的“重生”过程。

这也是拥有90余年历史的重庆自然博物馆,首次对外半公开标本制作过程。

鸟儿撞上玻璃窗不幸身亡

重庆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捡拾到的红嘴长尾蓝鹊。重庆自然博物馆供图

今年11月上旬,一只红嘴长尾蓝鹊撞在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的玻璃窗上,当工作人员冲出馆舍时,发现这只鸟儿已经死亡。

经过专家检查,除了尾部部分羽毛缺失,这只已成年的鸟儿、身体浑健、毛色俊美。

它为什么会在灿烂阳光里,突然结束生命?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高碧春介绍,在傍晚落日余晖或夜间微弱月光、星光的映射下,建筑玻璃反射、折射出周边或较远的自然环境,红嘴长尾蓝鹊在飞行途中,由于无法准确透视和判断,错把玻璃映射下的镜像环境认为是空旷原野或者栖息地,而误撞致死。

鸟类在飞行的时候,并不总是向前看或是用最敏锐的侧方视觉观察正前方的“路况”,而是常常通过扭头甚至回头来提防捕食者或寻找猎物,因此不能及时发现前方的障碍物。大部分鸟被撞后会导致颅内出血直接死亡。

高碧春说,截至目前,对这类情况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北美地区。研究表明,鸟撞玻璃在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的鸟类死因中位列第二,对鸟类的威胁之大仅次于流浪猫捕食。

面对这只不幸离世的红嘴长尾蓝鹊,博物馆专家们一致决定,将它制作成标本,永久陈列在展厅之中。

首次对公众半公开标本制作过程

观众们正在观摩标本制作师进行标本制作。重庆自然博物馆供图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这次标本制作,对公众采取了半公开的方式。

博物馆的标本制作,一般都是在专门的工作室内完成。高碧春说,这是重庆自然博物馆首次对公众半公开标本制作环节。

为什么只选取部分环节开放给公众?

高碧春表示,解剖和清洗的环节,会让观者有不适感,所以专家们仍在工作室内完成。在进行假体制作、安装、缝合、安装义眼、理毛等工序时,他们则邀请了一些孩子及家庭观摩和学习。

在此之前,馆内的标本制作师提前开始了准备工作。基于对该鸟身体体征的了解,他们确定了标本的形态,测量了各部位的尺寸后,进行清洗,随后开展解剖、清理。

因此,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是这只红嘴长尾蓝鹊“重生”的最后几个环节。

标本制作师首先将已安装好支架的鸟皮仰放于桌上,然后在支架与背部皮肤之间填充棉花、竹丝等填充物,依次为尾、腰、背。

要填满吗?并不需要。

标本填充厚度约为胸高(活体时)的1/3左右,这样才能使制成的鸟体标本不致背部凹凸不平和有铅丝支架痕迹。填充背部时还要注意靠近颈部的填充,填少会出现凹陷,填多会凸起,这都会影响标本的美观。

“这只鸟儿真的又‘活’过来了”

标本初步成型。重庆自然博物馆供图

填充完成后,就来到了标本制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整形。

这一步关系着标本是否做得生动、逼真,使其恢复原貌。

标本制作师首先把缝合好的鸟体全身的羽毛梳理一遍,使羽毛基本恢复平整。随后按照事先描绘好的标本体态,对红嘴长尾蓝鹊的骨骼进行调整。

在制作师的妙手之下,原本躺在制作台上的红嘴长尾蓝鹊,重新“站”在了支架做成的树枝上探头张望。

这一神奇的过程,引发了孩子们的惊呼声,“这只鸟儿真的又‘活’过来了。”

高碧春说,对公众首次半公开标本制作,是为了让人们更近距离了解鸟类,换一种角度理解自然与生命,了解鸟类标本制作的工序、研究的意义,倡导孩子践行鸟类保护措施,成为生态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行动者。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观展|国家自然博物馆揭牌一周年 新增馆藏标本集中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4
全国二三级博物馆运行评估出炉:北京这家博物馆获评优秀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3-07
国家自然博物馆推出“甲辰龙年生肖文化联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6
看得出来么?这些都是标本!这场比赛,数百件展品演绎动物之美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1-15
北京地区博物馆36项文化活动贺重阳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0-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