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北青快评|家庭教育从领结婚证开始也是“治未病”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7 15:42

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家庭教育讲师团副团长祁丽珠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已经20多年,指导过千余个家庭,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她发现,一个共性问题是现在的家长都知道孩子的教育很重要,也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就是不愿意用心付出参与孩子的生命成长,自己也不太愿意做出改变。她认为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应该像医生“治未病”那样,提前做,从夫妻双方结婚领证那一刻就要开始,“等到孩子出现问题才想到学习家庭教育,再去寻求家庭教育指导,那时候已经比较晚了。”(11月7日《中国青年报》)

家庭教育主要是针对家长的教育,主要是让家长们“做一个合格的父母”。虽然家庭教育代代相承,很多即将成为父母的年轻夫妻,也能从自己父母的教育方式中学到经验,甚至可以照搬照抄。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家庭和谐。家庭是孩子最早的教育者,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父母自己都不懂得如何培养和教育孩子,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并结合每个孩子的特点去进行尝试,则必然会陷入不知所措的境地,结果也难言理想。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0.7%的受访家长平时在家庭教育中有很多的困惑,94.7%的受访家长期待家庭教育促进法能够帮助自己缓解教育的焦虑。由此不难看出,“如何当家长”是绝大多数家长面临的共同困惑。即便是已领结婚证的夫妻,如果没有作好当家长的准备,等到孩子出生后才了解这方面知识,往往为时已晚。

实践出真知,不过在家庭教育上,给年轻父母的容错纠错时间并不多,如果出现了方向性问题或技术上偏差,就可能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造成教育的失败,影响孩子未来的一生。从不少事实例来看,很多家长自己不学习不提高,不能树立正向的示范性,而是一味以严苛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在孩子真正面临困难时,又不能提供相应的帮助,“拼命育儿”的结果就是盲目跟风后的内卷,自己被焦虑带偏了行为,也不能为孩子健康成长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标志中国全面开启“依法带娃”时代,家庭教育已由“家事”变成了“国事”,其重要性正在凸显。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家长的教育尤为关键。从现实来看,对家庭监护人尤其是青年夫妻的家庭教育,应当越早越好,只有从夫妻双方结婚领证那一刻就开始,让他们就学习如何好何扮演一个家长的角色,如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指导,如何在与孩子的陪伴中作好示范,真正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助推器,而不是破坏者。

如果真正遇到了问题,才想到去学习和寻求解决方法则过于晚了。事实上这正是大多数年轻父母共有的状态,也是他们产生困惑的根本原因。让年轻夫妻提前就接触到家庭教育,接受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学习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年轻夫妻才会由此作好思想和心理上的准备,在选择时更加慎重,在教育时也才会避免“病急乱投医”的抓狂。

如果说家庭教育的短板与缺陷属于“潜在病灶”,那么家庭教育从领结婚证开始也是“治未病”,既重要且必要。做好此项系统工作,除了少数专业人员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作为外,更需要依托相关法律制度落实各方责任,让学校、社区、社会机构等陆续加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实现立体化、专业化、全程化的家庭教育服务。更重要的是,要构建和依托完整的家庭教育体系,让家长们在“抓早抓实”的家庭教育中尽快成长,成为具备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和能力的合格家长。

文/堂吉伟德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家庭教育大模型亮相 助力父母智慧成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18
家庭教育指导:从结婚领证那一刻开始
中国青年报 2023-11-07
家长懈怠家庭教育 法院责令“补课”
西安晚报 2023-09-04
普法|为争抚养权不顾孩子受惊哭闹 东城法院发出家庭教育令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15
家庭教育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南方日报 2023-03-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