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自制科普视频讲述“生活离航天那么近” 航空学院老师成两百万粉丝网红
扬子晚报 2023-10-09 12:36

航天离我们普通人很远吗?这位网红航天知识博主告诉你,看似高深的专业知识其实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也可以用上制作飞机外壳的钛合金材料做成的眼镜,咱们吃的泡面里的冻干蔬菜包,最早也是给航天员上太空吃的!这位接地气的博主名叫梁毅辰,是西安航空学院的讲师,他通过脑洞清奇的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科普“硬核”航天知识,在网上吸粉超过两百万,不仅帮助了一些业内人士,还让不少学生爱上了航天事业。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到了梁毅辰,听他讲述自己从高校讲师成为网红博主的故事。

通俗讲解航天知识拉近人与宇宙的距离

抖音博主梁毅辰的账号名叫“苟胜老师”,这是他在网络平台上给自己取的网名。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土气”名字背后,藏着一个小秘密——“搞科普千万不能阳春白雪,我给自己取个接地气的网名,就是想先从潜意识里拉近大家与浩瀚宇宙的距离。”

也因为这个原则,梁毅辰的科普视频比起平日里在学校上课时的专业知识要轻松易懂很多,讲解的问题也更为贴近生活。“很多人一看见火箭发射就爱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针对这个问题,梁老师解释了高新技术产业里普遍具有的“技术溢出”现象,“技术溢出,就是原本为了满足某个高端需求的特殊技术或产品,外溢到了老百姓的生活中,比如钛合金材料、冻干蔬菜包、气垫鞋、数码相机等,都是航天工业中外溢出来的……”

如此一番讲解,让很多航天知识门外汉连连点头,“原来,我们的生活离航天那么近呢!”在梁老师更新的1000多个关于航空航天的科普视频里,他会解答各式各样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飞行头盔上的孔是干什么的?”“烟花为什么会有各种颜色和形状?跟防空导弹和高射炮有什么关系?”“环绕月球要开什么车?”“火箭中间为啥是空的?”他总能一边运用理论知识做出科普,一边信手拈来一些金句,在短短一分钟的视频里,把一个个艰深枯燥的航空知识点讲解透彻。

从小拥有“蓝天梦”继承“祖传手艺”成了高校老师

梁毅辰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就有一个“蓝天梦”,本科、硕士均在西北工业大学读的飞行器设计专业,父母都是老师。“祖传的讲课手艺”不能丢,所以毕业后他选择了当老师,“最初在网络平台做科普视频,其实只是为了给班上的学生上微课。”梁毅辰说,前几年,“慕课”和“微课”在全国很流行,他按学校安排,把自己的课程做成系列微课放到了网上,开启了“网课时代”。

2019年夏天,梁毅辰偶然将一段自己的微课视频发到了抖音平台上,没想到一晚上居然吸引了上千个粉丝。“本来抱着发朋友圈的心态,没想到得到这么大关注,也是受到了鼓舞,我开始每天截一小段微课视频放到抖音上。”一段时间后,粉丝越来越多,梁毅辰开始琢磨能不能来点创新,于是他决定拍摄科普视频。

“后来才明白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在抖音上,几乎都是几十秒到1分钟的短视频,像我们讲课,都是一个多小时完成一章节的内容,最开始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梁毅辰告诉记者,为了让视频的浓缩度更高,他每次都要把讲稿删减十几遍,并且语速要快,语气要有“网感”,才会有更多人看,“所以那会儿几乎每天都在‘留住客官不划走’和‘把事情讲明白’之间找平衡。”

时间长了,梁毅辰也会紧追热点,关注最新的航天资讯并做出解析。比如针对长征二号火箭发射的视频,梁老师讲解了火箭外机上多出来的栅格翼,它起稳定作用,如果它展开之后还可以转动的话,那就是栅格舵,可以起控制作用,这是火箭残骸落区精确控制技术;在空军开放日上,教练9进行了精彩的表演,梁老师就此讲解了教练9的发展之路……此外,他也会把教学中的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的应用,做一些有趣的科学实验,比如教网友如何制作火箭模型。

长假期间发布飞行器比赛视频 模型迷、军事迷的DNA动了

作为一名高校老师,带着学生们制作飞行器模型也是梁老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项。国庆长假期间,全国大学生飞行器设计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来自全国的100多所高校参加了比赛。担任这次大赛评委的梁毅辰告诉记者,“有个项目叫固定翼无人机侦察与打击,飞机必须能放进长宽高总和不到1.6米的箱子里,对尺寸是有要求的,所以大家采用的都是折叠式。在场地中有三个大盒子,每个盒子都有一个数字,无人机需要侦查到每个数字,然后把矿泉水瓶扔到居中数字的那个盒子里(对地打击)。”

在简单介绍完规则后,学生立即着手组装飞机。随着一声“起飞”,伴随着阵阵“嗡嗡”声,飞机弹射出去迅速拉升,稳稳地在天空盘旋,不一会便扔下矿泉水瓶,随后自动降落在地面上,整个过程都是自动完成,参赛选手没有接触遥控器。

梁毅辰拍下了比赛中的精彩瞬间,发到抖音上,模型迷、军事迷们的DNA动了,纷纷在评论区讨论起里面用到的技术与巧思,也为当代大学生的脑洞点赞:“专心搞技术,大学生该有的样子”……

梁毅辰告诉记者,这个比赛的参赛周期很长,从制作到现场比拼,需要一年时间。“能飞起来就很困难了,更别说还有那么多要求。能上天的东西,差一点点都不行,现场的这些模型飞机结构原理和现实中的飞机是一样的,区别可能就在于材料不会有真飞机那样昂贵。”梁毅辰介绍,航天模型的发展,对现实航天事业有非常大的帮助,“我认识不少航天业的大咖,最早都是玩模型玩出来的,即使对于学生来说,做模型也相当于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大考了。”

“听不懂,但是爱听!”他的粉丝如今已超两百万

梁毅辰一系列有趣又好玩的视频,吸引了很多对航天知识感兴趣的网友。网友留言:“科技没有取巧,学习没有止境,点赞!”还有网友打趣地说:“听不懂,但是爱听!”

如今他在短视频平台上拥有200多万粉丝。他的粉丝以大学生居多,学生家长也是一个比较固定的群体,他们会把视频给孩子们当做课外科普小课堂。

“曾有人质疑,老师做‘网红’是不是‘不务正业’,其实这二者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接触科普视频的制作后,我发现在通识课内容设计以及教学设计中积累的经验给我的科普视频制作帮助很大,而科普视频在网络平台上的运行结果,又可以让我知道,大众对什么样的知识更感兴趣,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更容易懂,从而反哺我的课堂教学。”他说,更直接的好处是,他录制的几乎每一个视频都可以当作课堂上的素材。

“一起探讨,收获满满”希望更多人加入航天事业

梁老师告诉记者,如今自己除了上课、写论文、搞科研和辅导学生们参加各类飞行器比赛之外,把时间都投入到拍视频做科普上,“有学生求教,还有挺专业的业内人士一起探讨,让我收获满满。”

“很多网友留言说因为看我的视频了解到了航空航天专业,并且会好好学习,以后争取报考相应专业,我特别高兴。”梁老师说,作为一名航空航天专业的老师,希望更多人来学这个专业,“很多人会觉得航空航天是个非常高深的行业,就业面不广,但其实学这个专业的就业率非常高,这个行业很大,有一线的工人,也有技术员、设计师,可以说从专科生到博士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更多的人能参与到这个行业中去,那么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会更好。”

文/张冰晶 姜天圣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海淀中小学生打卡“航天科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4
北京海淀中小学生打卡“航天科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4
航天科技特色浸润办学“土壤” 人航学生在科技蓝海追星逐梦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12-29
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在京举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17
少先队员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在北京举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