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
“中华古籍资源库”上新了!19个文种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亮相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8 19:47

今天(9月8日)上午,“中华古籍资源库”古籍数字资源暨“民族文字古籍特藏”专题库发布座谈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本次活动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的第八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

此次发布国家图书馆馆藏“民族文字古籍特藏”和“各地民族文字古籍特藏”“珍秘公天下”3个新建专题库,新增发布古籍资源1672部(件),不仅有明清版刻、稿抄本古籍,还有多达19个文种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为各领域专家学者和历史文化爱好者研究利用提供更加丰富的文献资料。截至目前,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个人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到13余万部(件),其中国家图书馆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10.3万部(件)。

此次“中华古籍资源库”新增发布的古籍资源包括国家图书馆藏传记类、文字训诂类、蒙学类汉文古籍748部;佉卢字、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粟特文、藏文、回鹘文、西夏文、察合台文、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彝文、满文、纳西东巴文、傣文、水文及多文种合璧等16个文种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60部;天津图书馆藏明清刻本808部;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藏壮族、毛南族、仫佬族等3个文种的少数民族文字古籍38部;杜泽逊、芷兰斋、励双杰、李兔园四位藏书家捐赠私藏古籍影像18部1.7万余叶,包含清代抄本、稿本、刻本、活字本等。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对此次古籍资源发布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在“中华古籍资源库”共享资源的公藏单位和民间藏书家的捐赠表示感谢,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古籍收藏机构和民间藏书家参与联合发布活动中来。座谈会还围绕古籍数字资源建设和合作服务机制、古籍数字化成果共享方式、古籍数字化标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和宝贵建议。

古籍保护的目的在于传承利用,古籍数字资源的在线发布与共建共享,使广大专业研究者与历史文化爱好者可以足不出户阅览古籍资源,解决古籍藏与用的矛盾,促进学术繁荣发展,对坚守文化基因、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古籍资源库”已实现免登录阅览,访问速度得到提升,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肯定。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磊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东巴文汉文合璧《创世纪》知识库正式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29
《破冰少年》举行北京观影礼,演绎贫困少年滑冰励志故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27
世界文化遗产《创世纪》双语知识库上线,“中华古籍资源库”新增古籍数字资源千余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27
活化利用 古籍重光
人民日报 2023-10-03
喜迎建馆114周年!国图为读者献上五项贴心服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