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12时13分,随着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的X8086次中欧班列从中国成都国际铁路港发车,中欧班列历年累计开行突破12万列,发送货值超4900亿美元。中欧班列已成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务实合作载体和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为保障国际供应链稳定畅通、促进亚欧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铁集团了解到,近年来,中欧班列的运输通道不断拓展,在中国境内,形成西、中、东三条通道,铺画94条时速120公里图定运行线,经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同江6个口岸出入境;在中国境外,北、中、南三线并行,南通道中欧班列实现常态化开行后,运量稳步增长,2025年1至10月累计开行371列,同比增长33%。六大口岸单日交接车能力达到184列,铁海、铁公联运协同发展,构建起“畅通高效、多向延伸、海陆互联”的立体网络。目前,中国境内已有128个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通达欧洲26个国家232个城市以及11个亚洲国家超过100个城市,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亚欧全境。
随着运输组织的创新优化,中欧班列的运输质量和效益也持续提升。在国内形成了西安、成都-重庆、郑州、金华(义乌)等14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加快推动中欧班列由“点到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2025年1至10月,通过14个集结中心开行的中欧班列数量占全国的87%,班列去回程均衡,综合重箱率稳定在100%。
近年来,中欧班列运输的货物品类也更加丰富,已经拓展到53个门类、5万多种商品,汽车汽配、机械设备、电子电气等高附加值货物已成为中欧班列出口的主要货源。成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和消费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难题,让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品和光伏产品中国制造“新三样”搭乘中欧班列走向世界。随着开行规模的持续扩大,中欧班列境内外运输价格较开行初期降低40%以上。
未来,国铁集团将深化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实,推进中欧班列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深化合作,持续推动中欧班列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安全方向发展,为沿线地区经济繁荣注入新动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编辑/李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