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北京召开全国第十二届残运会暨第九届特奥会(以下简称“全国残特奥会”)出征动员大会。
北京市副市长、代表团团长孙硕出席大会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代表团副团长丁章春,市教委、市体育局、市残联等有关代表团副团长单位领导以及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共200余人参加大会。大会由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代表团副团长陆晓光主持。
本届全国残特奥会将于2025年12月8日至1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北京市运动员将参加37个大项比赛,416个小项的比赛。其中夏季竞技项目13个(田径、硬地滚球、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射箭、网球、游泳、乒乓球TT11组、聋人篮球、聋人足球、盲人门球和轮椅篮球)、大众项目9个(三对三聋人篮球、旱地冰壶、乒乓球、羽毛球、越野滑轮、飞镖、跳绳、象棋和围棋)、特奥项目9个(田径、乒乓球、羽毛球、举重、滚球、篮球、足球、轮滑和游泳)以及冬季竞技项目6个(残奥冰壶、残奥冰球、单板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416个小项中包含竞技项目280个,大众项目53个,特奥项目83个。
本届残特奥会北京市体育代表团共有运动员348人。运动员中男运动员221人,女运动员127人;有90名全国冠军,32名世界冠军;年龄最小的是13岁,年龄最大的是50岁。98名运动员首次参加残运会,76名运动员第二次踏上残运会征程,174名运动员有两届及以上残运会参赛经验。按残疾类别,有肢体残疾156人、视力残疾34人(含5名领滑员)、听力残疾101人和智力残疾57人。
成立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市政府副秘书长、副团长丁章春首先通报了北京市体育代表团的团部人员、各运动队人员名单。孙硕副市长、代表团团长向开幕式旗手、运动员代表、残奥会冠军茅经典授北京代表团团旗,标志着代表团正式组建。市教委副主任、代表团副团长王攀向北京市体育代表团后援团授团旗。残奥会冠军、射箭运动员高芳霞,巴黎残奥会硬地滚球冠军张琦的教练员李万露分别发言,他们表示将牢记“首善之首”的责任担当,恪守体育道德,严守赛风赛纪,全力以赴全力争胜,展现新时代首都残疾人新风采。
孙硕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京残疾人运动员在历届国内外大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赞扬他们为北京“双奥之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强调,全国残特奥会是国内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残疾人体育赛事,既是对北京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的全面检验,也是展示首都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他对代表团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赛出水平。希望大家把备战的艰辛转化为赛场的昂扬斗志,坚持“首善之首”高标准,弘扬“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残奥精神,以最佳状态挑战极限、攀登高峰,要有“应拿尽拿,能拿全拿”的心气、底气、勇气,努力实现运动成绩的新突破。二是赛出风格。要牢固树立“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通过大家的优异表现和动人故事,向社会传递自强不息、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三是赛出纪律。严格遵守赛风赛纪,坚决落实反兴奋剂工作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守护公平竞赛的底线。要严格遵守赛事规则,尊重对手、尊重裁判、尊重观众,充分展现北京运动员应有的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和纯洁性,实现竞技体育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目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褚鹏
编辑/徐钊 张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