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植物园已收集近万份种质资源 明年第一批种子入库保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0 17:03

11月2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国家植物园获悉,目前,国家植物园已收集近万份种质资源,预计2026年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项目建成运营。届时,第一批种子将实现入库保存。

据国家植物园管委会主任、正高级工程师贺然介绍,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位于国家植物园(北园)西侧,总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将收集来自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种质资源7万种以上约200万份,是我国容量最大的植物种质资源库,可实现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全覆盖。

保藏植物资源类型包括植物种子、试管苗、DNA、植物活植株、花粉和孢子、植物组织、器官、植物微生物等。建设自动化库、手动库、超低温保存库、种质数据信息管理区、珍稀濒危植物示范区、科学研究区、游客展览展陈区等区域,集收集储藏、研究利用、科普展示、国际交流等功能于一体。

贺然表示,建成后的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致力于对植物多样性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系统分类、生态学、遗传学和种群动态,以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推动跨领域合作,促进植物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研究的发展,通过合作项目和数据共享等方式推动知识交流。支持可持续植物资源利用,提供植物药用、食用和生态修复等利用方式的信息,促进生态经济和绿色科技的发展。这些功能不仅满足了当今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需求,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支持,确保国家植物种质资源库在生态系统保护和科研领域持续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项目内设有多功能展厅与报告厅,未来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向公众开放,普及种子资源保护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生态保护意识。

目前,国家植物园已收集种质资源近万份,涉及163个科、736个属、1783个种/变种,其中包括珍稀濒危物种大花杓兰、山西杓兰、红景天、紫椴等50余种。收集到的种质资源已经在预备库中进行规范化管理,计划2026年运营时,第一批种子入库保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李涛

相关阅读
视窗|国家重要野生植物种质资源库辰山中心种子存量突破一亿粒
新华社 2025-11-21
视点|中国最大容量“种质方舟”全面封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0
中国最大容量“种质方舟”全面封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0
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保护成效显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2
农业种质资源亮家底:新收集农作物资源13.9万份 采集制作畜禽遗传材料107万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1-09
守护生物多样之美
人民日报 2024-12-24
亚洲最大!中国“种子银行”保存超万种近10万份野生植物种子
中国新闻网 2024-06-01
云南首次对野生濒危植物小果榆开展种子采集保护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2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