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业焕新记:提质升级引领城市消费新潮流|新商圈新潮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9 09:31

“今年好忙啊,老有新商场、新店开业,我都探不过来了。”玲玲是一名网络达人,在她看来,北京今年商业体的更新速度让她有点“跟不上了”。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上新”成为今年北京商业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从王府井、西单等传统商圈的改造提升,到隆福寺、北京坊二期等城市更新项目惊艳亮相,再到五环外一个个新商业体崛起,更不用提老牌商业体靠局部调改、增加外展等方式来保持热度不减。北京商业正以“多中心、网络化、差异化”的布局开启全新发展周期。而且,这一革新还在不断提速。据北京市统计局11月17日公布的数据,北京前十个月竣工的商业营业用房面积同比增长1.1倍。虽然不一定都是用于新建商业体,但是商业地产扩容的背后又蕴含着多少商机。

网红新商业体的“持续上新”:

从城六区到遍布全域

“我家门口开新商场了,要不你来找我吧。”家住房山长阳的董小姐对自己的小伙伴说,今年十一前,房山D.P.One瑞来广场开业。原本周末她们相约逛街,不是去离小伙伴更近的熙悦天街,就是去位于大兴的荟聚。“去哪边我都是十公里左右,每次都是看她意愿。现在不一样,我家这边也有能逛的商场,想逛一出门就是。”

曾几何时,北京商业呈现出“中心强、周边弱”的格局。如今,这一局面正在改变。在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北京多家新商业体正式开门迎客。房山区瑞来广场、朝阳区大屯里、海淀区魏公·芳华里、大兴区上德银泰城等6个新项目在国庆节前夕入市。国庆节期间,昌平区小站公园、朝阳区微博IN跨次元引力场项目开门迎客。

不仅如此,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超100万平方米,昌平区超极合生汇西区、海淀区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丰台区京东MALL、西城区中海大吉巷等商业相继开业。

这些项目的落成,标志着北京商业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从聚焦城六区向全域覆盖转变。这些商业体不仅满足了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更是自带“网红”卖点,引流能力爆表。

位于南城的中海大吉巷,1.2万平方米的城市森林绿地“镶嵌”在36万平方米的综合体中,8万平方米的商业空间里,119家商户与康有为故居、《每周评论》旧址等历史遗迹相映成趣。

这家商业体自5月25日开业以来,仅两个月便取得亮眼业绩——累计销售额突破1.57亿元,最高单日客流量达22.01万人次。27个品牌创下其内部全国单日销量第一,34个品牌斩获北京区域业绩榜首。

爆改后焕新的老商场:

“回忆杀”里的消费力

更引人关注的是,那些爆改后新开的商业体,更多的吸引力藏在“回忆杀”之中。

隆福寺二期、北京坊二期、友谊商店……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以崭新面貌重回北京市民生活,见证着这座千年古都在商业领域的华丽蜕变。

“在隆福寺吃一口丰年灌肠,一下就记起30多年前跟妈妈来这里逛街的日子。灌肠还是记忆里的味道,我也已经到了妈妈的年纪,北京也变得更好了。”市民赵先生感慨。

北至钱粮胡同、南抵东四西大街,总面积达到15.5公顷的隆福寺街区,一直是北京市民心中兼具烟火气与文化感的“老城记忆地标”。今年9月17日,隆福寺二期也正式开业,老字号与新品牌交织:丰年灌肠重回“故地”,稻香村零号店寻宝店、同仁堂知嘛健康纷纷落户;7mesh中国首店、Outopia北京首店、开心麻花A99剧场东城区首店等新品牌扎堆。

能收获这种情怀的不仅是隆福寺一地。“我上学时有一个随身听,是我爸想了很多办法,才在友谊商店买到的。进口货,在我上学那个年代,这个就能让身边的小伙伴都羡慕死了。如今,我也来友谊开店了。”栗娜在“友谊花园”开了一家网红店,说起与友谊商店的缘分,她如是说。

虽然曾经一度淡出人们视线,但如今,北京友谊商店以100%首店及定制店阵容重新成为北京“热门打卡地”。通过打造花园院落式沉浸场景,突破传统商业界限,形成“城市自在生活圈”,重塑社交空间。这里通过保留时代记忆与融入新潮设计,实现“可饮食、可娱乐、可休憩、可放松”的全时段运营。

类似友谊商店这种让商业体更“多元”的更新还在更多的老牌商场中涌现。焕新归来的双安商场新增了空中的“仰望花园”,约1600平方米的花园空间内,顾客可以在绿植间放松休闲;隆福寺二期有了户外走廊,凭栏欣赏老城区的街景;国贸商城打开了位于6楼的露台,东三环林立的高楼,成了顾客佐餐的风景……越来越多的商场正打破“盒子”的局限,让购物和逛街,变成一种休闲活动。

“长红”商业体的热榜“秘诀”:

“调改”和“XX节”

除了新项目入市、老项目升级焕新,还有在热榜上一直处于高位的“长红”商业体。

“朝阳大悦城就是常逛常新,只要一段时间没来,再来就有新惊喜。”在网上,很多网友如此评价,引领风潮、网红品牌的“首发地”成了这里评价的高频词。而对于很多品牌商来说,这里实在是“卷”,没点特色和绝活儿,都跟不上商场的变化。

“通过持续引入新品牌&淘汰旧品牌,朝阳大悦城不断给消费者带来新鲜体验,保持商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新事物、新消费、新体验的追求。”朝阳大悦城相关负责人对北青报记者表示,这里定位“青年文化首发中心”,坚持“首店+首发”双引擎驱动,2025上半年首展首发活动100余场,总销售突破1亿,频次同比提升30%。2025上半年新开店100余家,超30%为首店或旗舰店。

活动是朝阳大悦城的另一张王牌。其暑期策划的“青年路IP宇宙”活动,集结犬夜叉、宝可梦、航海王、王者荣耀、得力文具节、史莱姆、小豆泥等20+IP火热出圈,带动暑期客流突破580万,同比提升8.7%;销售额突破8.6亿元,同比增长6.1%,IP展快闪销售突破5000万,同比提升150%;7、8月客流连创新高,破开业以来历史纪录。

朝阳大悦城通过内部调整和活动持续保持活力,也成了很多商业体的榜样。“调改”和“XX节”成了近期很多商业体的关键词和高频词。保持热情、活力满满、不断增强的吸引力成了很多商业体的新常态。

商业提质的北京“样本”:

商旅文体融合效应

10月27日,商务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为全国城市商业体系发展指明方向。该方案提出构建以全国示范步行街(商圈)为引领、特色商业街区为支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基础的城市商业体系。

在这方面,北京早已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北京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朴学东在今年初的北京市商务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2025年北京市场总消费力争增长5%,新开商业面积100万平方米。

这些目标与《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的要求高度契合,彰显了北京在落实商业提质行动上的先行姿态。

不仅如此,北京的商业体更新也正在经历高速发展期。今年3月,《北京市商务局关于征集2025年支持商场、商街、商圈品质提升项目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支持商业企业升级改造”,对符合条件的项目补助资金比例不超过审定实际投资总额的10%。单个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500万元。

不仅如此,《城市商业提质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商业+旅游”“商业+文化”融合发展。引导城市商业设施与旅游景点、历史建筑、演艺场馆等协同联动。

北京正深入推进商旅文体融合,创造更多元消费场景。今年前三季度,北京服务消费增长4.8%,有力支撑市场总消费。中网和WTT中国大满贯等国际顶级赛事有效拉动了旅游、住宿以及周边餐饮、购物、娱乐等多领域消费。而大吉巷、隆福寺二期、白塔寺东西岔等新项目,成了诠释“商业+文化”的经典案例。

走在今天的北京,传统百货与新型商业体毗邻而居,老字号与首店相互辉映。从三里屯太古里的潮流前沿,到回龙观社区商业的便捷温馨,多元商业形态共同编织着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美好图景。

政策的红利仍在持续发力。目前,商业企业升级改造项目的申报仍未结束,2025年12月20日前完成最后一批项目申报。

通州湾里、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东区等特色商业综合体即将开业,北京商业的变革远未结束。

记者手记:

商业焕新的背后是从商场到“城市第三空间”

买东西、吃饭、看电影、遛娃,还是只为走一走?虽然你可能不知道答案,但是北京的商业人却用布局、营销和活动等行动,把这个问题的答案摆在了明面上。

近年来,这些老商场不再一门心思“卖货”,而是把空间腾出来,让大家社交、玩乐,甚至“发呆”。新商场们更是一上来就在推广自己的“与众不同”——有花园、有露台,甚至有古建——都成为卖点,其次才是引进了哪些首店,会办什么活动。

这种模糊的界限塑造了北京越来越多的“非标商业体”:北有新开的小站公园,南有风头无两的中海大吉巷,西有被称为北京阿那亚的檀谷生活汇,东有年底就会开业的“湾里”综合体,中间还有打开后院的友谊商店……

它们有的虽然主体还是一栋楼,但却纳入了公园、绿地、历史故居甚至周边居民区,商业体的物理空间正在被不断模糊。正如隆福寺区域和白塔寺东西岔区域,你很难说清所在的这个片区里具体哪里是商业区、哪里是文化风情区、哪里又是居民居住区。网红的小吃店,可能是比顾客岁数还大的老商户;被打卡的漂亮门头,可能是居民刚刚翻修的大门;坐在树下、被人围观的棋局,既是一些人的风景又是其他人的生活。

回到最初的问题,如今人们逛商场,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购物”这一基础目的。它变成了一种复杂的、多维度的现代都市生活体验。

商场已经从一个单纯的购物场所,演变成了一个集购物、餐饮、娱乐、社交、文化乃至治愈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第三空间”(既不是家,也不是办公室)。人们在这里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更是时间、体验和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电商如此发达的今天,实体商场依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而率先理解了这一变化的北京商业人,也正在用更具体的行动,站在了商业或者说消费市场转型的潮头。

不论是局部调改还是整体更新,不论是老牌商场还是新晋网红,北京的商业体焕新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模板,只有更适合设计和更“以人为本”的考量。

北京的商场,从交易场所回归到“以人为中心”的公共空间。于是,“逛商场”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不再只是为了买点什么才去,这也正是在电商蓬勃发展的当下,实体商业仍可百花齐放的原因。

链接:2025年北京 “新”商场地图

1月,北京新辰天地,大兴清源路地铁站

3月,北京超极合生汇西区,昌平生命科学园站,延续“城市主题公园商业”的运营核心。

4月,华堂·新辰汇开业,朝阳亚运村,通过对老旧商场的全面爆改升级。

5月,上德银泰城,大兴(经开区)广茂大街,定位“公园+艺术+商业”全方位新零售生活方式体验空间

5月,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海淀黄庄,形成“公园+商业”的形态

5月,中海大吉巷,西城区骡马市大街,独具一格的合院式街区形态

5月,京东MALL(北京南三环店),丰台大红门,整整7层楼、约7万平方米的潮玩空间,家电、数码、家居、书店全都有

6月,北京保利广场,望京来广营,老商场华丽变身

8月,双安商场,海淀双榆树,老商场调改,“生活体验重构”

9月,北京友谊商店,建国门,老商场调改,友谊花园爆红

9月,北京坊二期,西城前门

9月,隆福寺二期,东城区隆福寺,老北京记忆再更新

9月,房山瑞来广场,房山区农职院桥,一体化生活配套

9月,魏公·芳华里,海淀魏公村站,小猪火车成新晋打卡地

9月,大屯里商业街,大屯路。

10月,微博in,朝阳公园,电竞潮流文化聚集地

10月,小站公园STATION PARK,昌平平西府地铁站,全新“TOD 生活方式中心”

10月,首钢园R,首钢园。

12月待开,湾里·王府井WellTown,通州区环球影城周边,商业综合体,最大奥莱落户

12月待开,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东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辛庄市集探访:京郊新晋的“网红地标”|新商圈新潮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7
提质升级 北京商业体焕新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0
一图读懂:2025年北京“新”商场地图|新商圈新潮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9
北京商业体“持续上新”|XIN消费•商业焕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9
回忆杀里的老商场“爆改”焕新|XIN消费·商业焕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9
国贸商圈首店数量超100家|新商圈新潮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2
国贸溜冰场:国贸商圈的点睛之笔|新商圈新潮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2
探访:二期开街一个半月后,隆福寺商圈怎么样了?|新商圈新潮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5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