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部AI题材电影《比如父子》定档12月6日 科技赋能从戏内延伸戏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7 14:17

11月17日,获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艺术贡献奖的国内首部AI题材电影《比如父子》宣布定档12月6日,影片由仇晟导演,用前沿科技包裹深沉亲情,共邀观众在大银幕见证跨越生死的重逢时刻,聆听那句“那些没说出口的爱,终会在时间与科技的回声里,被重新听见”。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AI与亲情的科幻作品,《比如父子》打破了传统亲情片的叙事边界,将科幻想象与现实情感深度交融。影片中,主人公邹桥(孙宁 饰)始终无法释怀父亲的骤然离世,那些未说出口的牵挂、来不及弥补的遗憾,成了他心中难以愈合的伤口。直到AI技术为这份执念打开了一扇门——他以科技为钥匙,用数据编织思念,让父亲以“数字形态”重新回到身边。这不是惊悚悬疑的人机博弈,也非天马行空的科幻奇观,而是一场关于“告别”与“重逢”的温柔探索:当思念有了具象载体,当“重逢”借助科技实现,我们与逝去亲人的联结,是否能跨越生死的界限?而“那些没说出口的爱,终会在时间与科技的回声里,被重新听见”,正是影片最真实深刻的情感内核,道尽无数人藏在心底的亲情遗憾与渴望。

这部影片的诞生,源于导演仇晟深埋心底的个人情愫——早年丧父的经历,让他始终带着对父亲的思念与未说尽的遗憾。也正因这份真实的情感共鸣让他萌生了用电影探索“重逢”的念头:当科技逐渐渗透生活,能否让那些来不及告别的爱,借助AI找到另一种延续的可能?带着这样一份创作初心,《比如父子》跳出了科幻题材的常用炫技。在仇晟的镜头下,邹桥与“AI父亲”的日常满是生活肌理的细节,每一个画面都藏着导演对亲情的细腻感知。这些真实可感的瞬间不仅让科幻设定落地生根,也让观众在奇幻叙事中看见自己的生活缩影。 

《比如父子》以科技为情感载体,让那些深埋心底的思念有了倾诉的出口,既凭借独特的视觉表达斩获国际电影节荣誉,展现出扎实的艺术水准,更以AI技术的人文温度,诠释了亲情跨越时空的永恒力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刘忠禹

相关阅读
中国首部AI全流程动画影片《团圆令》 “亮相”2025科创大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28
《枭起青壤》定档 迪丽热巴解锁冷面“疯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7
AI算法研究员:核心竞争力并不是算法|婧观其变·新职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7
《中国奇谭2》定档2026年元旦 以心为镜照见万象人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7
“未完成的对话” AI记忆修复计划启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7
运河题材原创剧本创作及孵化有了通州样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5
“微短剧+科普” 首部航天科幻题材短剧上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04
在一起,就可以!总台《鸿蒙星光盛典》官宣定档,致敬中国科技力量!
央视频 2025-10-17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