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推出“教科人一体发展19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4 20:38

11月13日,丰台区举行“遇见丰台·众汇京彩”创新发布活动,《关于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亮相。《实施意见》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19条”,明确提出打造“四大平台阵地”,包括“学子回家”推进平台、产业促进平台、教育支撑平台和服务阵地平台,为人才成长、产业升级与教育强基提供有力支撑。

“在丰台,我们亲历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蜕变,迅速构建了从0到1万米的海洋‘超级生产力’。”活动现场,丰台科技人才代表,世航智能合伙人冯翠芝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生态点赞。冯翠芝告诉北青报记者,世航智能刚落地丰台就享受到“丰泽计划”的人才支持,通过“学子回家”计划和“校地合作”机制,与60余所高校实现对接,并通过重要赛事打响了市场知名度。“丰台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助力我们的水下清洗机器人快速对接港口场景,服务多个世界级港口,让中国海洋机器人技术站上了全球舞台。”冯翠芝表示。

如何同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活动现场,丰台区科信局、丰台区委教工委、丰台区人才局负责人进行发布。

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生态里,创新创业活力迸发。丰台区科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罗虎介绍,随着科技企业筑基行动的实施,丰台区与高校院所广泛合作,打造10号线青创村,建成全市首个民企科创中心,持续引导科技型初创企业在区内集聚发展。今年1至10月该区新设企业超3.4万家,同比增长120%,增速全市第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丰台区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和人才赋能行动,组织推动企业走进高校院所,促进人才招聘和产学研合作,加快提升企业创新实力,带动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至3710家,总量跃居全市第二。

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的支撑,教育是区域发展的未来引擎。丰台区委教工委书记马立明介绍,丰台区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扩大“1+3”及集团直升指标,以北京钱学森中学为试点,开发区域特色校本衔接课程;开设人工智能等科创课程,让科技资源直接转化为育人实效。与此同时,丰台区实施“头雁计划”打造职业教育特色样板,围绕首都及丰台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积极推进建设北京“丝路”职业学院、中英实验学校,聚焦科技、文化、智能装备制造等区域重点产业,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四链融合。

无论是领军专家、工匠能手,亦或是初入职场的青年学子,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丰台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丰台区人才工作局局长卢颖介绍,为了缩短从实验室里的科技成果到生产线的转化应用的距离,丰台区积极探索,设立校地合作办,推动行动计划,建立街镇+部门+高校的工作机制,三方协同发力,让校地合作从零散对接走向系统的联动。同时,丰台区积极推进京雄人才科创走廊先行示范区建设,以一港一湾一平台、多支点为支撑,推动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跨区域流动。

“从‘学子回家’吸引万名青年人才扎根,到职业教育‘头雁计划’实现四链融合,一系列探索为北京市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提供了鲜活的‘丰台样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秘书处副处长何琳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未来,丰台区将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19条”为核心,进一步聚焦破除领域壁垒、促进资源融合等问题,围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制定专项行动计划。“我们希望以此吸引更多学子走进丰台,成为丰台发展的‘参与者’和‘合伙人’。”丰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牟晓春表示,“我们要用真金白银的支持、真心实意的服务,让人才放心创新创业,让企业安心发展壮大。”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杨益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 北京丰台发布19条新举措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1-15
丰台人才创新成果亮相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10-17
昌平区启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政策项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9-20
百名博士后“探路”丰台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25
构建产城融合新格局 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丰台赛区启幕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6-19
丰台区启动大学生创新创业争霸赛 首次开设海外大学生赛道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5-05-29
北京丰台区将建综合性区域整体人工智能教育体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3
助力青年人才发展! “国际人才港”在丰台正式开港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