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2025年春节假期,本市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81亿元,同比增长4.2%。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5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8%。生活必需品市场货丰价稳。
年货市集带动商圈客流大增
春节期间,“京彩四季·福满京城”千余项消费活动营造浓郁喜庆氛围。东城区“王府井金街过大年”活动异彩纷呈,5大商圈、9条特色商街及24个大型商业设施联袂奉献近百场主题活动。顺义区“品顺义·乐生活”消费季推出“巧手年味文化市集”“嗨购顺义年货市集”“顺义智造汽车市集”三大主题市集。丰台区“跨年消费大礼包”涵盖汽车、家电、购物中心、年货、餐饮、花卉、文旅等多个领域,再燃消费热度。“北京家庭园艺嘉年华”联动商圈商超增设鲜花专区,创新家庭园艺消费场景。春节期间,丽泽商圈、双井商圈、永定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3倍、32.6%、23.2%。
此外,新春景观布置也突显非遗特色,王府井、西单、国贸、三里屯等22处商圈设置多元化景观、组团式照明,烘托浓郁年味儿。王府井步行街设置“金福盈门”“金松迎客”等7组景观装置,营造新春喜庆氛围。三里屯太古里奏响潮流与年味相融的新春乐章,两大艺术装置更是成为城中热地,“瑞彩福庭”通过飞檐斗拱的巧妙构造展现中式庭院的独特韵味,象征团圆与新春的喜悦,“微笑艺廊”更是换上一袭红色“年服”,配以新春祝福灯牌,将节日的欢腾喜庆与蓬勃朝气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开万象汇“纸间华亭”布置融合东方楼阁与现代设计,呈现新春艺术空间。
“蛇墩墩”文创成为最佳伴手礼
蛇年限定推陈出新,掀起生肖消费热潮。“蛇墩墩”系列文创产品成为最佳伴手礼,老铺黄金“巳蛇吊坠”、菜百首饰“小蛇多多”新颖别致。各大电商平台推出蛇年黄金专属特惠活动。国家博物馆“吉祥蛇”活版印刷月历、人民美术出版社“灵蛇献瑞”新春礼盒、北京中轴线主题邮局蛇年藏书票等蕴藏深厚文化底蕴,故宫角楼咖啡“灵蛇运转”咖啡杯彰显吉祥喜庆,北京市珐琅厂“蛇来运转”冰箱贴、妙应寺白塔“巳蛇祥瑞”冰箱贴寓意和美,广受追捧。
随着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补贴品类由8类增加至12类,有效带动升级换新需求。假期前七日,家电类累计销售2.3万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类,累计销售7.6万台。“北京网上年货节”联动多家电商平台发放年货品类券,满足留京市民及游客年货采购需求。京东“家电家居”“3C数码”等品类享额外补贴,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1.9%。苏宁易购“以旧换新社区行”提供旧机免费估值、收旧送新等服务,春节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60.3%。
老字号释放国潮消费活力
“老字号嘉年华”统筹线上线下资源开展特色主题活动,尽显国潮风韵。同仁堂知嘛健康打造42个中医药大健康场景,“小小中医师”“手工草本香囊”“萌趣中药玩偶”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瑞蚨祥上柜“繁华宋锦新衣”,大明眼镜“科普馆打卡”传递健康。仿膳茶社“应节寿意”“龙凤喜饼”礼盒富含文化底蕴,富华斋饽饽铺“合家欢”“富贵白头”礼盒传承清代宫廷糕点风味,喜迎美味幸福年。首农食品旗下老字号推出大兴机场“年味展台”,打造城市推介第一站。北京工美博物馆举办“燕京八绝”展览,展现传统工艺美术魅力。
餐饮消费券带动美食销量
“北京餐饮年货节”开启线下展卖、线上直播,美食消费地图全新升级,共赴味蕾之旅。“北京餐饮新春美食荟”汇集驻京办美食、特色小吃,乐享饕餮京味。东城簋街联动30余家特色餐饮品牌派发新年“食惠券”,满足实惠过年需求。延庆区发布春节版美食地图,石景山区、经开区等联合多家电商平台发放餐饮消费券,实惠满满惊喜不断。
团圆菜品纳福迎新,“京选年夜饭榜单”新增“大集美食”“京郊美食”板块,探寻年味儿宝藏地。蛇年菜、非遗菜、小份餐丰富年夜饭可选样式,马凯餐厅“蛇年年夜饭套餐”惊喜满满;锦芳小吃“蛇年生肖”面花憨态可掬;萃华楼年夜饭创新菜品“酸菜圆蹄烩鲍鱼”“芝士南煎丸子”耳目一新,节令美味添彩假日餐桌。同和居“非遗菜品”美味连连,森隆饭庄“京韵象形”点心融入中轴线元素,传承非遗文化,聚德华天、便宜坊等京味餐厅年夜饭订单量超往年。
全聚德、紫光园礼盒款式多样广受欢迎,曲园酒楼、峨嵋酒家、又一顺、砂锅居等老字号年夜饭礼盒支持外带回家,匠心美味开启幸福年。春节期间,紫光园、庆丰包子铺、曲园酒楼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53.2%、36.8%、11.4%。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佳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编辑/贺梦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