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上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年首场新闻通报会,并就北京高院研发的“数智北法”智能应用平台+大模型智能应用的整体情况进行通报。
“作为首都法院,北京法院智能审判建设起步早、基础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应用走在全国前列。”北京高院副院长孙玲玲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北京高院依托北京科委的“北法数智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大力推进面向司法审判和监督的检索推理生成大模型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建成“1平台3应用”智能辅助办案的阶段性成果,最终将形成以“1+X”为总框架的“数智北法”智能应用平台。
通报会上,孙玲玲介绍了“数智北法”智能应用平台及其三个应用场景的建设进展情况。
“数智北法”智能应用平台聚焦知识检索、阅卷案情分析、文书编写辅助、审判质效管理四大场景需求,匹配研发“查”“析”“写”“验”四类知识服务能力,通过“人、案、卷”数据一体化,开展12368智能机器人、智能审判辅助决策、智能审判管理三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聚焦提高审判效率、提升办案质量、强化审判监督管理三大方面,力求将法官从重复性、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更多放在案情研判、规则适用等体现法官智慧价值的工作中来,最终为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司法服务。依托“数智北法”智能应用平台研发的三个应用场景各具特色:精准化的智能机器人,助力诉讼服务热线应答效率提升;多元化的大模型智能审判监督,助力审判质量监督管理升级;简约化的大模型智能审判辅助决策,助力法官办案质效提升。
据介绍,上线两个多月来,联系法官智能应答45249次,案件查询智能应答34265次,诉讼咨询智能应答11779次,进一步助推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大模型智能审判监督”应用通过大数据自动甄别异常线索,提示审判程序是否合规、法律适用是否恰当等风险隐患,全方位保障司法公正。“大模型智能辅助决策”应用能够围绕案情分析、类案检索推荐、文书生成三方面,帮助法官在疑难复杂的证据材料中快速提取有效信息、精准定位法律法规、高效推动文书智能生成,通过科技赋能助力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编辑/王朝
校对/王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