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门头沟区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 揭榜挂帅机制如何破解接诉即办难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0 07:56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近期,北京市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融立方”即将投入使用,为辖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这个格调温馨、功能齐全、亲民氛围浓厚的党群服务中心,将被打造成服务基层治理的重要阵地。

如果说为基层治理提供空间和载体的党群服务中心——“融立方”是“硬件”和“平台”,那么,去年东辛房街道围绕基层治理推出的场景治理“揭榜挂帅”机制,则是不可忽视的“软件”和“服务”,成为解决接诉即办的新措施。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街道联合多方努力共同破解接诉即办中的难题,经过近一年的实践,首批工作成果已经出炉。

近期,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东辛房街道,实地探访“揭榜挂帅”机制在基层治理中的具体实践。

针对12类高频问题设立榜单

这几天,在党群服务中心——“融立方”的星空露台,来自街道和各社区的工作人员开始“摆台打擂”,展示“揭榜挂帅”的最新成果。

场景治理“揭榜挂帅”机制,是去年街道围绕基层治理探索推出的“共建共治共享”新路径,目的就是破解接诉即办中遇到的难题。

何为“揭榜”?东辛房街道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刘振杰介绍,街道主要从辖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结合近年来群众通过12345等渠道反映的高频问题、难点诉求,将重点问题罗列下来,建立榜单。首期榜单围绕物业服务水平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管理、新居民和出租房屋服务管理、新能源车充电难治理、高空抛物整治、游商摊贩治理、宠物管理等12类场景治理项目设置。问题“高悬”在榜单,谁能解决问题,谁就能“揭榜”。

“党员干部群众不论身份、年龄、职务,均可对张榜公布的治理场景进行揭榜,我们充分发挥党建协调委员会平台作用,在揭榜组队上,打通上下(街道、社区、居民)、打通左右(各部门、各领域)、打通内外(政府、社会单位、企业),如物业服务提升小组就由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干部、物业经理和居民代表组成,以问题为导向,打破一切干扰问题解决的壁垒。”刘振杰说。

为了鼓励有能力的社区工作人员“揭榜”,街道成立场景治理“揭榜挂帅”工作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日常组织实施、沟通协调、资源注入等工作,为揭榜人员提供坚实后盾。各班子成员、科室负责人、社区书记选贤举能,积极鼓励支持身边“想干事、有能力”的同志揭榜挂帅,接受组织考验。经过广泛宣传动员,有57名街道、社区干部,社工、协管员、物业工作人员等踊跃揭榜,自由组合成立20个场景治理小组,认领12类治理场景试点任务。

揭榜小组可获人力物力支持

街道按照揭榜人意愿和需求,每个揭榜小组配备一名处级干部担任揭榜人导师,负责一对一提供相关咨询指导、业务协助。根据申请情况,街道所有处级干部均承担起导师职责。

揭榜小组成立后,小组成员就开始深入群众开展调研,听取群众意见,剖析问题根源,找准关键堵点。同时,街道还按需组织干部赴西城、朝阳、丰台、通州、昌平等兄弟区和杭州、厦门、深圳等外地城市学习同类场景治理先进经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提出具体方案措施,经领导小组审定后,从人财物、行政资源等各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必要授权。

“以问题为导向,揭榜小组聚集一切资源,着力解决问题。”刘振杰介绍,揭榜小组推动过程中遇到困难阻碍时,可随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导师汇报,提出明确支持建议,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导师第一时间响应、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如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导师层面难以解决的,向领导小组汇报,由主要领导直接给予协调支持。按照工作推进情况,每个场景治理的完成时限一般为6个月,每周通报最新进展,每月调度阶段进度。经过半年多的时间,一些榜单上的项目已经被彻底解决,由“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揭榜挂帅”首批成果出炉

问题导向让问题迎刃而解。经过近一年的实践,“揭榜挂帅”首批工作成果近期相继出炉。

据介绍,根据2024年接诉即办前4个考核期诉求情况分析,16个小组实现试点社区场景治理项目“零投诉”;3个治理小组诉求数量同比下降超过50%。比如,物业服务提升小组,推动成立了辖区物业联盟,在水电气热及电梯维修等应急处理中实现协作互补,提升处置效率;新居民和出租房屋服务小组,推动实现“楼层网格员”就住在“楼层网格内”,打造“网格熟人圈”;高空抛物整治小组,通过楼门积分奖励制度,“人防+技防”管控机制、正反双向激励等措施,形成“立体防护网”;精神障碍人群服务小组,建立了“微光服务队”,满足特殊人群的个性化需求。

案例

多措并举解决居民充电停车难题

1218_1_副本.jpg

夜里回家,绕着小区转圈,就是找不着车位;老旧小区,双排停车,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叫下楼挪车;电容有限,无法在每个车位安装充电桩……东辛房街道紫金新园小区建设时是经济适用房小区,前期没有规划停车位,后期小区转化为回迁安置房小区,随着住户拥车率逐年提升,小区停车紧张。紫金新园二区则面临充电难问题。

有了“揭榜挂帅”机制,栗蕊和同事们决定试一试。去年社区联合物业、小区居民等“揭榜”,共同发力解决汽车停车难题和充电难题。

“此前,我们经常会接到居民的投诉,投诉僵尸车占车位的,停车发生邻里纠纷的,什么情况都有,停车难已经成为小区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说起停车难这件事,石门营一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栗蕊也很头疼。此外,由于紫金新园二区小区电容有限,无法为每个车位都安装充电桩,居民对汽车充电问题意见较大。

在解决停车难题时,栗蕊和社区干部赵孟宇、周静多次进行实地探访,发现小区内停车空间实在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诉求,通过联系门头沟区城管委,经过反复协商沟通,决定将地铁S1线小园站的桥下空间共享给附近居民。随后,区城管委牵头对桥下空间进行改造,清理了堆放多年的杂物,在桥墩周围安装了防撞装置,将杂草进行了清理、硬化了地面,并构建了排水槽。经过整治,桥下空间可为附近居民提供70多个车位,彻底解决了紫金新园一区停车难问题。

在解决汽车充电难问题时,则是多措并举。在东辛房街道紫金新园二区的地下停车场,北青报记者看到,十余个共享充电车位上方设置了一条横杆,车主扫码之后,横杆上的慢充“充电包”就会主动滑移过来,找到电动车充电。

栗蕊介绍,“充电包”正如汽车的移动充电宝,使用一个“充电包”就可以为多辆汽车充电,并且可连续工作。

除了慢充“充电包”,在小区地下停车场还设有三个快充充电共享车位,利用充电机器人为汽车快速充电。这款充电机器人外形和无人配送车类似,可根据地图规划线路在地下三层空间跑上跑下,为汽车充电。这款“智能充电机器人”可比“充电包”能量大,仅需半小时左右,就能为汽车充满电。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去年年中,在“揭榜挂帅”小组集体智慧下,石门营一区引入“智能充电机器人”项目,从“车找桩”变为“桩找车”,以科技化服务设施、市场化运营模式、均等化解决方案有效解决居民充电难、资源利用难、停车治理难“三难”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居民熟悉了“充电包”和“智能充电机器人”的使用方法,总能在合适的时间为汽车充上电,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

此外,社区将“充电优惠券”与“社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有机融合,提升“共享”体验感,鼓励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

相关

“融立方”搭建党建工作平台

1218_4_副本.jpg

“揭榜挂帅”最新成果在东辛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展示

在基层治理过程中,除了应有的机制外,还需要一个“平台”,方便居民彼此之间聚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坐落于石门营新区二区三号公建的东辛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融立方”,正是街道党工委精心打造,为辖区党员群众、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提供综合型服务的温馨家园。

拾光漫话厅、红色放映厅、共享会议室、觅光屿、静思书吧、上岸自习室、初心咖啡馆、星空露台……走进总面积约3400平方米的“融立方”,心情就不免放松下来,各年龄、各职业的人,都能在空间灵活、功能多元的“融立方”内找到契合自己的精神空间。

如果是儿童,童趣动力乐园、童心书韵乐园和安全体验厅是不能错过的选择。童趣动力乐园设有乐高墙和淘气堡等儿童娱乐设施,儿童可在温馨的环境内畅快玩耍。在童心书韵乐园,种类丰富的绘本被放置在一级级阶梯书架中,方便孩子们挑选。在安全体验厅,通过沉浸式体验设备,孩子们可直观地感受到电动车过载起火带来的危害,还能在智能助手的帮助下拨打119报警电话。

如果是青年,可以到静心书吧阅读,到上岸自习室学习;也可以到咖啡馆品尝一杯咖啡,在洒满阳光的冥想空间放松身心。

如果是老年人,可以约上三五好友到拾光漫话厅寻找旧时光。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拾光漫话厅是三间大开间,与寻常人家的客厅无异。采用不同设计元素打造了“半夏”“繁花”“云华”等主题风格的“百姓客厅”。走进“半夏”客厅,旧皮箱、二八自行车、缝纫机,被巧妙地安排在同一空间内,让观者瞬间穿越至那个年代。“繁花”客厅正好是老上海的风情,花瓣形状的留声机、质感柔软的桌布、精致的咖啡杯……烘托出淡淡的情怀。“云华”客厅是中式装修,明清风格的木制家具,精致典雅的文房四宝,打造出传统的中式家园。

“这三间客厅完全是对居民开放的,老百姓可以走进客厅,也可以使用这些家具和物品,或坐在沙发上,或坐在餐桌前,与好友共聚。”门头沟区东辛房街道工委副书记李虎介绍,在党群服务中心,不同需求的人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空间,有商务洽谈需求的可到创客驿站对接资源;有办公需求的可到共享会议室进行头脑风暴;带娃的亲子家庭和老年朋友还能到中心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

东辛房街道打造的全龄友好空间“融立方”,让人人参与、共享共治成为可能,这也正与街道提倡的“融治”理念契合。东辛房街道工委书记白晓芳介绍,“融治”基于东辛房街道居民主体多元、群众期盼多元的特点提出,字面意义即通过融情融智融力的路径,来实现治表治标治本的效果。“社区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要通过共建共治,携手打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家园,不断展现‘融治’的实效性。”

如何实现“融治”?首先是要将人吸引过来,将人聚在一起,而东辛房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融立方”,正是这样一个“载体”和“硬件”。

“我们希望按照‘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多元共治、暖心为民’的工作理念,旨在通过打造‘四个阵地’,即党建活动阵地、政策宣传阵地、教育培训阵地、服务群众阵地,将‘融立方’建设成为走得进来、留得下来,还想再来的‘百姓客厅’。”白晓芳说。

其中,“融立方”的五层突出“服务组织建设”和“服务基层治理”功能,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做实党建协调委员会,共商共解基层治理难题,设置思政会客厅、红色放映厅、数字会展厅、安全体验厅和街坊叙事厅。

四层突出“服务党员群众”和“服务‘两新’组织”功能,注重贴合党员群众需求,强化党组织联动,扎实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引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设置“两廊”——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和党建文化长廊、“两园”——童趣动力乐园和童心书韵乐园、“两空间”——互联共享空间和乐享休闲空间以及拾光漫话厅。

此外,街道还在党群服务中心——“融立方”设置了工会、妇联、武装、退役军人、共青团工作角,针对不同服务对象,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

微信图片_20241220073454.png

《北京青年报》2024年12月20日相关报道版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付丁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