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持续推进常态化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工作,不断清理山寨社会组织。然而,有些机构虽然被“曝光”,仍然改头换面重操旧业。专家提醒,公众应对相关活动多一些理性,对一些名头响亮的“协会”“学会”,应通过“全国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查询检验,免受来路不明的忽悠。(10月8日《北京晚报》)
近些年来,面向学生等人群的各种全国性或国际性活动、赛事不时举办,其中既有权威机构举办的正规活动,也有非法社会组织操办的敛财活动。民政部已公布多批次非法社会组织名单,教育部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生白名单赛事,对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借办会办赛敛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仍有一些非法社会组织滥发荣誉称号,借办会办赛敛财。此次被曝光的“某某奖大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赛事的四家主办单位,经查询均未在民政部门登记,2016年民政部公布第六批“离岸社团”“山寨社团”,名列其中的某个“教育促进会”,现在竟然成了该赛事的指导单位。
可见,之前被曝光并没有使某些非法社会组织收手。除了利用所谓的名头举办赛事外,某些“全国性”赛事的操办者为相关企业,牟利的目的十分明显。某个“全国性”活动的负责人表示,只要将作品发至邮箱,交费后即可获取相应证书。不难看出,这类非法赛事活动的基本逻辑就是,打着非法社会组织的名头,滥发各种荣誉称号,让参与者花钱买证书,以此牟取不当利益。
据报道,某“全国性”赛事已经举办了第十八届,参与者累计总人数众多。其中,多数参与者应该是在难以甄别主办单位合法性,也难以甄别赛事规范性、公正性的情况下,稀里糊涂被忽悠、被收割。即便某些非法社会组织被曝光,但一些参与者没有看到官方信息,仍然可能被改头换面的其他名头所忽悠,盲目交费参赛。
同时,也不排除某些参与者在看到官方曝光的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后,仍然在某种利益或者特殊心理的驱动下,甘愿被“割韭菜”。有的学生家长认为,只要花钱买来的荣誉证书可以让孩子进名校,这个钱就花得值。有的书画爱好者为了包装自己并意图从中得利(比如认为可以让自己的作品多卖钱),明知是非法社会组织操办的赛事也交钱参与,图的就是能够拿到一纸获奖证书。
对非法社会组织借办会办赛敛财的行为,必须坚决说“不”。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应持续戳穿这类赛事及其主办单位的虚假面具和非法性质,让更多人了解真相拒绝参与,鼓励更多人进行举报。
公众在参与各类赛事之前,应当对主办、承办单位做深入了解,切勿盲目参与。随着有关部门和媒体持续曝光,非法社会组织颁发的证书将一文不值。教育部已经明确,各类竞赛产生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各地应严格执行相关要求,严禁将赛事证书变成入学“敲门砖”。
此外,对于书画市场上各种荣誉证书满天飞,书画收藏者也要擦亮眼睛,甄别书画家名誉的含金量。切实遏制各种不当需求和“泡沫需求”,才能让非法社会组织办会办赛失去市场。
文/老鹰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