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米铁栏杆没有一个焊点 修复这栋历史建筑用上了长江大桥工艺
武汉晚报 2024-09-27 12:36

9月25日,在刚刚开街的武昌古城·斗级营一期商业街,建成近百年的历史建筑徐荣廷公馆迎来了众多游客。老房子里一段百余米长的黑色雕花铁艺栏杆,伴随楼梯直达公馆天台,手感粗糙却十分结实。记者发现,与传统的铁栏杆用焊接连接不同,栏杆上面没有一个焊点痕迹。修缮团队负责人程飞介绍:“修复这段栏杆使用的是榫卯连接方式,通过传统工艺实现了完整复原,它与当年建设长江大桥时连接铁栏杆用的是同一种工艺。”

建成于1926年的徐荣廷公馆,背靠斗级营商业街和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堡,2011年录入市级文保单位,2021年随斗级营项目启动修缮工作。

程飞回忆,第一次走进公馆现场时,其栏杆已破损、腐朽。老房子的楼梯高耸狭窄,仅容一人通行,这些摇摇欲坠的残存栏杆早已没有安全防护的功能。

“老建筑的铁艺栏杆修缮一直是个难题。这种铁艺栏杆既不像普通金属那样能直接焊接,一焊就会损坏原样;也不能用装饰性的修缮工艺,修了不结实。”程飞说。

项目修缮团队对残存的铁艺栏杆进行深入研究。在用3D扫描建模等技术手段对栏杆雕花及截面尺寸进行完整复原后,发现栏杆组合拼装采用的是传统榫卯加热铆接工艺,靠榫头和卯眼相互咬合实现紧固连接。

巧的是,在公馆背后的长江大桥桥面上,一段长12.88米的铁艺雕花栏杆使用的也是传统铁艺榫卯工艺。当初正是由程飞所在的武汉市天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2020年完成修复,后来公司还申请了铁艺榫卯工艺的相关专利。

程飞组建起工艺团队,于2023年启动对公馆栏杆的修缮工作。铁艺榫卯工艺不同于木结构的榫卯工艺,也比金属焊接的难度大得多。工人们要先把榫头和卯眼加热到一定温度,趁热咬合上后再等金属冷却,通过热胀冷缩实现自然稳固。加热过程稍有不慎,榫头和卯眼就咬合不上,影响整段栏杆的安装。

为了在保证精度的同时保护好原栏杆,修缮团队手工为每根栏杆安装若干定位器,一根根校准。一米长的栏杆要花费一天半的时间才能完成修复,100多米长的栏杆一共用了5个多月的时间,成本、耗工都是焊接的数倍。

栏杆整体完成修复后,新旧栏杆几乎融为一体。如果不是有程飞一路介绍,记者凭肉眼完全看不出差别。不过,杆头上雕花并没有重新雕刻,修缮团队保留了历史建筑里的自然痕迹。

斗级营项目经理程宇锋介绍,铁艺栏杆上的雕花铸铁立柱还使用了传统翻砂工艺,铁艺构件则采用传统手工锻打工艺,整个徐荣廷公馆修缮工作几乎用上了所有已知的传统修缮工艺,全部遵循文物保护修复的最小干预、真实性、完整性的原则。

文/秦璟 吴迪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