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得很好;且患糖尿病5年了,吃着降血糖药,血糖控制得也不错。最近半年,王爷爷总感觉腰酸乏力,夜里的尿量也比白天多,觉得自己可能是年龄大导致的肾虚,遂买了不少补品“补肾”,可是越吃症状越重,到医院一检查,被诊断为慢性肾脏病、肾功能异常。
小课堂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持续时间>3个月,并对健康造成影响。
增龄对老年人的肾脏有什么影响
肾脏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过滤器”,承担着处理水、平衡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也是它通过水将代谢废物、有害物质等排出体外,是尿液产生的源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肾脏的结构会发生明显变化,重量逐渐减轻、体积缩小;同时,肾脏的血流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有功能的肾小球逐渐减少,硬化功能不良的肾小球逐渐增多,最终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
临床上,评估肾功能的指标主要看血肌酐,但血肌酐的测定易受年龄、性别、饮食、体型等因素影响,且老年人容易合并食欲减退、肌肉萎缩、蛋白质代谢率降低等问题,即使血肌酐水平尚在正常范围内,肾功能也可能已经减退,故不能单独根据血肌酐水平来评价老年人的肾功能。以血肌酐为基础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常规用于肾功能的评估和监测,才是慢性肾脏病诊断和分期最重要的指标。
老年人患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临床上,老年人患慢性肾脏病的概率要显著高于青年人和中年人。高血压是老年人患慢性肾脏病最主要的病因。此外,糖尿病、痛风等也是导致老年人患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病因。上述疾病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患者可能会出现肾病并发症,如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结石或痛风肾。
老年人如何避免发生急性肾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肾脏的储备能力明显下降,故老年人对各种肾损伤因素的敏感性更高,极易发生急性肾损伤,且损伤后肾功能恢复的比例低,进展至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脏病的风险更高。
①肾脏低灌注是导致老年人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常见因素:各种原因导致的出量、入量不足,呕吐、腹泻导致的胃肠道液体丢失,不适当应用利尿药,严重的低蛋白血症,严重感染引起的败血症休克,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失代偿心力衰竭等,都会导致肾脏低灌注、有效血容量不足。
②多重用药值得老年人重视:老年患者的伴发疾病较多,病情复杂,往往需要使用多种药物,故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相互作用的问题较多。引起急性肾损伤的常见药物主要有碘对比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等。此外,误用肾毒性中药及滥用和过量服用中药导致的肾损害也不容忽视。
③尿路梗阻:如果老年人出现尿量突然减少甚至无尿,要注意排除尿路梗阻,其会导致尿潴留,进而造成肾损伤。常见的引起尿潴留的疾病有前列腺肥大、尿路结石、神经源性膀胱、恶性肿瘤(包括前列腺癌、膀胱癌、盆腔及腹膜后肿瘤等)等。
老年人如何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
①控制血压:定期测量血压,老年高血压患者宜控制血压在130~140/70~80mmHg,有特殊疾病的老年人还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②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需要进行规范治疗,控制血糖在合理范围内。
③均衡膳食:科学、合理地摄入蛋白质。
④避免劳累、感染:老年人若发生发热、腹泻等情况,要积极补液,避免脱水;发生急性感染,要及时就医。
⑤合理用药:很多药物需要经过肾脏代谢,老年人要警惕药物带来的肾损害,遵医嘱用药,不要盲目服用成分不明的保健品和有肾毒性的中药,避免药物滥用。
⑥定期体检:建议老年人根据自身状况定期进行尿液、血液检查,评估肾功能。
知识扩展
哪些表现提示老年人可能患有慢性肾脏病
老年慢性肾脏病是一个“沉默的杀手”,确诊往往可能就是晚期。其实,肾病的发展也是有过程的,身体如果出现下列症状,可能是肾脏的“求救”信号,要给予重视。
①正常的尿色应该是淡黄色、清亮透明的,空腹时尿色可略深;如果尿液呈粉红色、红色、酱油色,或尿液浑浊、有絮状物,都是异常状态。
②正常饮食的成年人,每日尿量多在1000~2000毫升,如果尿量明显减少(24小时少于400毫升)或增多(24小时超过2500毫升),都是异常状态。
③尿中泡沫增多,且静置后不消失,则要到医院进行尿常规检查。
④乏力,或伴有颜面部、双下肢浮肿,可能与肾脏病有关,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误区解读
中医所说的肾虚就是肾脏病中医和西医关于肾脏的概念有关联,但并不完全相同。首先,要了解中医和西医的“肾”所代表的意义。中医常说的肾虚中的“肾”是脏腑学说五脏中的“肾”;中医理论的肾主藏精,主骨生髓、主水,与生长发育、生殖力、水代谢等多方面相关;中医的肾脏概念抽象宽泛,包含了多器官、系统功能。
而西医的肾脏,是大家经常在一些医疗图片上看到的一对“蚕豆”,位于背部脊柱的两侧,属于腹膜后的一个身体器官。西医所说的肾脏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排泄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同时还生成一些调节人体代谢的激素,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等,这些激素参与造血、骨代谢及血压的调节。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