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第三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青年写作的流动与在地”主题论坛在十月文学院举办,魏思孝、龚万莹、杜梨入选本届王蒙支持计划特选青年作家。
本次论坛是第九届北京十月文学月重点活动之一,由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北京出版集团共同主办。张莉、岳雯、刘大先、丛治辰、师力斌、季亚娅、徐晨亮、行超等20余位评论家、出版人参加,并就论坛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莉认为,本届三位特选青年作家的个人生活经验中都有较强的流动性,龚万莹笔下的岛屿、杜梨笔下的北京和魏思孝笔下的乡村,皆是如此。在地域流动之外,职业的流动甚至性别意识的流动都值得关注,这是我们抵御大数据时代产生的固化现象的有效手段。在关注流动的同时,一个写作者最重要是对自己文学品格、文学尊严的守持:要有变,更要有不变。
《文艺报》副总编辑岳雯认为,在现代性的链条上,时间逻辑失效以后,我们进入了空间逻辑的时代,为了避免同质化的危险,不少作家使用了在地化的写作策略,借助某个地方性特色来给自己的写作赋形。然而,在这之后,青年作家如果想要继续成长,他们的“第二口气”可能就是要以流动性来击穿在地性的固化,拓宽写作边界。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就“流动和在地”的辩证提出了五点看法:第一是从空间角度关注“到世界去”和“回到故乡”之间的辩证;第二是从时间角度思考如何面对历史的流动;第三是更成熟的观念的培育,既有勇气去包容、去开放,同时也坚守自己心中的本位;第四是技术的更新,和过去偏好欧美、偏好先锋不同,今天出现了向本土回溯的潮流;第五是写作风格要体现出新时代的审美特色。
《北京文学》执行主编师力斌认为,现代写作离不开地理、空间和文化的流动,这种变化为作品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内容;同时,他也质疑这种流动是否会导致写作同质化。他认为,我们要思考如何在传统与现代、当下与过去、变与不变之间找到平衡,并融入创作之中。
作为本届“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年度特选作家”,魏思孝、龚万莹、杜梨也先后发言。魏思孝感谢王蒙青年作家支持计划的扶持,他分享了自己的乡村背景经历与写作心路,通过具体的故事来探讨流动与在地的人生变迁。龚万莹认为,在地的稳固性与流动的灵活性在写作中应当并存,应通过地理、历史和书写对象的流动,深入挖掘地域经验形成个人宝藏。杜梨分享了自己作为颐和园工作人员与青年作家的双重身份经历,她认为在地体验拓宽了写作视野,接下来,她计划将非虚构与虚构结合,创作长篇小说。
为支持鼓励青年作家创作,王蒙捐出个人稿费,与中华文学基金会商议决定,联合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和北京出版集团,共同设立中华文学基金会“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以扶持和奖励40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作家,鼓励青年作家们创作体现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王蒙青年文学发展专项基金的设立,寄托着王蒙对中国当代文学的深情担当,和对青年写作者的热情期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编辑/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