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出台的《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作出前瞻性部署。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涌现的当下,此举对于推动新兴产业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意义重大。
近年来,新技术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但创新成果与产业体系之间存在一定的准入障碍,不少创新成果难以及时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意见》聚焦深海、航天、航空、人工智能等10个新业态新领域,从原则路径、平台支撑到成果应用转化,全方位打通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相关举措落地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新业态新领域准入门槛,推动前沿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和应用,更好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壮大。
促进新兴领域发展,从本质上看,是推动生产要素从低效率领域到高效率领域流动,需要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对生产要素重新组合配置。在这个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行政干预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意见》明确要科学确定市场准入规则、合理设定市场禁入和许可准入事项、严禁在清单之外违规设置准入障碍,旨在推动准入规则更加科学合理、管理模式更加规范统一。
放宽市场准入也有助于降低创业成本,使更多初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能进入市场、更多创新项目得以启动运营,推动民间投资信心和活力进一步增强。《意见》提出要“按照标准引领、场景开放、市场推动、产业聚集、体系升级的原则和路径”,分领域制定优化市场环境实施方案,推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提高准入效率,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催生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当市场准入放宽时,新业态更容易形成规模效应,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集聚和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如果新兴领域标准体系建立不足,行业发展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也可能出现行业恶性竞争和质量下滑。《意见》提出用标准引领市场准入的原则和路径,围绕产业“立标准”,并在发展中“用标准”,推动建立适应新业态新领域的行业标准和准入规则,确保市场准入的有效性和规范性,促进新兴领域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当然,市场准入不只是简单地进入新市场,还涉及政策、法律、部门、监管等多方面因素。为确保改革部署落地见效,未来还需在多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注重细化操作流程与跨部门协调,力促政策举措务实管用、协同高效。根据实践细化、调整市场准入操作流程,确保政策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及时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通过评估发现和解决问题,以评促改推动市场准入制度各项要求扎实落地。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跨部门协调合作,提高市场准入协同效率,避免出现政策“空转”现象。
另一方面,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与市场准入相适应的监管体系,确保“放得活”又“管得住”。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坚决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重点以法规政策、技术标准、检测认证、数据体系为抓手,着力破除各类准入障碍,确保法律框架能够支持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更好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应用。
文/胡飞、王丹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