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何抱怨长辈有福不享,“没苦硬吃”
中国青年报 2024-07-30 22:31

在父母“拖着不去看病、不舒服却不和子女说”这件事上,不少年轻人感到无奈。

湖南长沙某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梁爽记得,前段时间一位被子女带来看病的老人,血压长期160/110,老人自己也发现了,但不到医院看病,而是听信养生机构、保健品推销员以及一些朋友的建议,“在家用保健品,甚至用‘不明中药’进行调养。如果不是子女逼着来医院,还在家硬撑着”。

梁爽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介绍:“老人拖着不看病,一旦确诊就已经比较严重的情况,相比10年前已有所改观,但依然不少,我每周都能遇到两三例。”

在父母“拖着不去看病、不舒服却不和子女说”这件事上,不少年轻人感到无奈。此外,天热不舍得开电扇、长期吃剩饭等“吐槽”父母的帖子,也在网上引起共鸣。年轻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有福不享、没苦硬吃”,他们想不通: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何长辈还是选择“没苦硬吃”?如何更好地沟通,能让父母减少这种行为?

苦于长辈“没苦硬吃”

20岁出头的重庆女生陈洁经常为外公外婆“没苦硬吃”感到无奈。外公外婆在乡下生活,每个月有几百元养老金。她和家人逢年过节回去看望他们,平时经常买东西给老人,也塞钱给他们。陈洁认为,农村消费低,生活得较好明明花不了多少钱,他们却非要“没苦硬吃”。

最近她带着放暑假的妹妹回乡下。第一顿饭前,她在水已经发馊的桶里找到泡着的碗筷,另外三四个桶里也存着脏水。当陈洁把脏水倒掉清洗时,被外婆责骂不节约。陈洁发现,给老人买的食物他们都不吃,最后面条发霉、汤圆放久了煮不熟、大米变质、食用油过期导致吃完腹泻。

外婆总在饭点出去挑粪施肥,天黑还没回家,“万一在坡上摔倒了,家里没年轻人怎么办呀。她还经常顶着大太阳去山里找草药,他们卖草药能卖多少钱?又不是没钱,偏偏要去搞危险的事。大娘把她接到身边去,外婆说吃不习惯住不习惯,没办法又送回来,送回来又往山坡上跑。”陈洁说。

陈洁从小被外公外婆带大,跟他们感情比较深。由于外婆长期“没苦硬吃”,她母亲已彻底失去耐心,很少带妹妹回外婆家了。父母在外工作,寒暑假照顾老人的重担落在陈洁身上,“大娘每次回娘家都嫌弃我没有照顾好外公外婆,但我真的尽力了,我觉得好累”。

今年6月,刚结束高考的余茂在医院看护了奶奶几天。他的奶奶在一个晚上9点钟开始感到全身发冷、乏力,爷爷劝她去小诊所打针,她坚决不去。熬到了次日凌晨4点,才打电话给余茂父亲。将奶奶送去医院时,她已经高烧40摄氏度,昏迷了几个小时,输液后才慢慢苏醒过来。

余茂和父母都对奶奶“有病不说”表示无奈。余茂的奶奶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那天差点儿就“去了”,当被问及为何不在当晚感到不舒服时就去看病,她说想着睡个觉忍一忍,没必要惊动全家人。前几年也是在夏天,有过类似的症状,那时候由于医院床位不够,是回家休养的,“没想到这次后果那么严重”。

为什么有些老人“没苦硬吃”

在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唐丹教授看来,不否认人群中有些老人“没苦硬吃”,但不代表老年人都是如此,对老年人的认识不应“脸谱化”,需要考虑老年人的个体差异。

唐丹从三个角度分析有些老年人“没苦硬吃”的行为。当前社会中,有相当一部分老人在成长阶段经历了很多苦难,他们习惯了居安思危,即便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可能也难以接受这种转变,这是一代人独有的特征。

其次,唐丹解释,人的个性和行为方式是稳定的,年纪越大的人相对年轻时会变得刻板和保守,更愿意维持原来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在下降,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跟不上,他们在惯常的生活方式中维持“安全感”。

此外,唐丹认为“没苦硬吃”的说法也体现了代际差异,“老年人的一些行为,在他们本身看来不觉得苦,而在年轻人看来就是苦,这是一种代际差异。”唐丹举例,她的姑妈此前觉得自己不算老、还能干,回到村里就去地里干活,结果中暑导致肺部感染。“姑妈并不觉得这是吃苦,也不是通过能吃苦来教育晚辈,她是在干活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和自尊”。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常务副主任宋振韶也表示,两代人对“苦”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有的老人在为子女奉献的过程中感到幸福,这时候他们没有“小我”,而年轻人觉得老人应该更多考虑自己,不要总是苦了自己。

他同时指出,“养儿防老”等传统观念是不合适的,有些父母在照顾子女时对子女有要求,他们用“我对你好”的方式,希望将来交换“你对我好”的结果,这种隐晦的期待会给子女造成压力。“我们也要看到有些老人不图子女什么,尽心尽力在为子女作奉献,有的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在做现在年轻人所抱怨的那一部分(养儿防老)。”

“一代人有一代人面临的挑战,这一代人的苦和老一代的苦是不一样的。”宋振韶解释,老一代主要是物质匮乏的苦,所以他们特别勤俭节约,今天年轻一代的苦更多是精神和心灵建设的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焦虑、抑郁的情况增多,而这种苦是老一代人所不能理解的。因此,两代人对所谓的“苦”在认识和体会上是有差别的。

根据与患者的沟通,梁爽发现多数情况下,拖着不看病是因为老人比较能忍,他们虽然身体不适,但总觉得忍一忍就能过去,有时候可能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另外,老人缺乏医学常识,容易盲信盲从。

梁爽经常在门诊遇到老人抱怨手机预约挂号,“他们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带来的变革,包括检查、拿报告、取药等流程都让他们感觉很困难,无所适从,如果没有儿女陪伴,他们进了医院,人都是晕的。”

代际如何沟通以减少“没苦硬吃”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大华认为,子女抱怨老人“没苦硬吃”的初心,是出于心疼父母,希望父母能更享受生活。这需要在代际沟通上促进改变。

王大华说,可以对老年人“没苦硬吃”的行为作出区分。对于确实带来身体伤害的行为,年轻人需要让长辈明白道理。她举例,如天热不开电扇的行为,有些老人听信所谓养生专家要“忌凉忌冷”的武断建议,这种情况下,年轻人要给他们提供多方面的信息。

王大华指出,亲身体验(包括失败的体验)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不论各种年纪,都是如此。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父母试错,就是鼓励和包容他们终身学习。“一些不至于危害生命的行为,老人没有经历过,也不会去相信年轻人说的话,经历过了可能就会让他们吃一堑长一智。”这种情况对儿女的挑战主要是做好兜底的预案,不嫌麻烦地给父母关爱。

有些人为长辈盲从手机上的讯息,却不听身边人的劝导而苦恼。王大华认为,这首先要把亲子关系或者沟通方式梳理好,“如果父母对孩子非常信任,有什么苦恼他们就比较愿意跟孩子说。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并不了解父母的心结在哪里。比如,很多父母不跟孩子讲自己哪儿不舒服,有病宁愿自己扛着也不去医院,主要原因就是怕给孩子添麻烦。”

王大华还提及父母和子女“对立型”的关系,“父母想要控制孩子,孩子又想控制父母,这更是谁也不会听谁的。”她表示,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都需要两代人之间有比较顺畅的沟通方式,建立关系在前,再把道理输入,而不是一上来就讲道理。

唐丹指出,对于老年人的一些行为,年轻人不要一上来就否定,比如“你这样给我丢脸了,你这样做没意义”等,而是应该用商量和沟通的方式,找到双方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法。“本来父母是家里的权威,逐渐变成子女承担起权威的角色,对于老人来说是很难接受的。在这个家庭话语权争夺的过程中,年轻人千万不能有过往的家长作风。”

在看病治疗方面,梁爽认为,社会要加强健康宣教,让更多人能正确认识疾病。“各大短视频平台应该清理一下‘养生号’,我们这些正儿八经的医生发科普文,经常被审核员删帖,而一些骗子却大行其道,在老人的朋友圈里广为流传,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滑稽、很无奈的事情。”

(应采访对象要求,梁爽、陈洁、余茂为化名)

文/戴纳 余冰玥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电子亲人”悄然流行 这些年轻人在看什么
中国青年报 2025-01-11
“电子亲人”悄然流行,这些年轻人在看什么
中国青年报 2025-01-11
拍“大片”、建阳台花园……成都一群年轻人为独居老人“圆梦”
成都商报 2024-12-23
如何避免父母沉迷短剧,成了年轻人的热门话题 | 年轻人的烦恼(1)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半月谈评年轻人玩梗无度:金玉良言远胜过“口吐芬芳”的烂梗
半月谈 2024-10-21
年轻人为何钟情“李宗盛”?总有一些旋律能够跨越时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08
00后“累点低”?理解年轻人的语言“保护色”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9-16
潮流|年轻人为何热爱奔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