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7月18日19时40分 ,2024年暑期档(6月-8月)档期总票房(含预售)已经突破50亿。与此同时,影院也掀起了一轮降价潮。据悉,有观众发现在购票平台显示“0元起”。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多家影院经理,影院经理表示,今年暑期档购票平台确实出现了一些优惠措施,但是票价向下空间有限,大多以团体票的形式打折,或者平台优惠券的抵扣方式出现。
数据显示,2023年6月1日至7月18日的全国电影票平均价格为40.1元,2024年的同期平均价格为40.7元,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下降幅度,但是,近期确实有观众在售票平台上抢到了低至“1字头”的电影票,有部分影院也推出了“0元起”的特价票。对此,北京的某家影院经理表示,今年暑期档影片竞争激烈,多部大片集中上映,导致影院为争夺市场份额而采取降价策略。此外,在线购票平台的优惠券、折扣活动也进一步拉低了实际支付票价,旨在吸引观众。
一位院线经理告诉记者:“ 影院算是重资产,它的先行投入特别大,比如说场租、座椅、相应的机器设备维护都需要成本,如果不降票价,进人的几率就会更少,所以,部分影院为提升曝光率和销售额,推出特价票、秒杀活动等营销策略。”
这种降价会使得周围的影院纷纷跟风,进一步压低价格吗?一位北京市中心的影院经理表示,所谓的“0元起”通常是发行方特定场次宣发活动,“既然影片的发行价没有降,影院调整票价的幅度必然是有限的。”
另一位影院经理则表示,对于“降价”,影院之间是有一定的默契度的,“ 我们周边的几家影院之间就有价格战,低到了20多,走的是团体,但不会再压低了,大家还是有点默契的,就是别显的太高了。低价格其实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观众,只是希望通过人流能够带动一些卖品而已,而且和成本比起来,并不划算。“
记者在某售票平台点入了“19.9特惠购票”链接,发现19.9的价格相当于“起价”,只出现在个别场次,最终的票价与影院的环境、地理位置、电影的场次有关。记者点入了一家观影环境一般的影院,发现如果购买了相应的影城卡,是会有较大幅度的优惠,但是,如果是“散客”购买,电影《默杀》在这家市区的电影院票价依然是45元左右,而如果是市内某高端影院的晚场,《默杀》的价格依然是79元左右的票价,与以往区别并不大。
院线经理表示,高质量的影片才是吸引观众的根本,市场火热,赢得观众的口碑,才是电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如果把提高票房放在价格战上,反而会引发一些问题。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