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观察 | 花2万能买“真人脸” 商家靠“同意书”难免责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5 07:52

A4T8_b_副本.jpg

在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用于“换脸”的硅胶人脸面具,如今这种影视道具却被“有心之人”盯上——最近多地警方提醒,以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新面孔实施犯罪,正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作案的新手法。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很多电商平台上,“定制硅胶面具”“硅胶真人面具”“硅胶面具”“人皮面具”等关键词已经被屏蔽,但换个关键词如“面具”,仍然能搜索到相关产品。

有一部分商家宣称其定制的仿真硅胶人脸面具“可过灵敏度不高的打卡机”,但需要出示定制对象签署的肖像使用同意书。那么,一纸“同意书”是否能够解决“脸”被滥用?商家凭着它是否可以免责呢?对此,律师认为“肖像使用同意书”真伪难辨,商家恐仍需承担相关责任。同时,律师也建议监管部门出台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使这类“小众产品”的制售有规可依。

多地发生戴面具行窃案件

网购“真人脸”仅需2万元

日前,在上海市闵行区,一名男子戴上硅胶人脸面具伪装成老人模样,潜入同一个小区的4户居民家中,共偷盗10多万元财物。接到居民报警后,闵行警方迅速行动,次日在外省市将嫌疑人通某抓获并追回全部赃物;6月初,徐州市铜山公安分局利国派出所接到报案,辖区有多个农户家遭遇盗窃,经初步侦查,一男子携带网购的硅胶面具,假扮电力检修人员潜入5户家庭盗窃,盗走物品价值在3万元左右,目前已被刑拘……随着多个案例先后披露,人们发现网上新奇好玩儿的“AI换脸术”真正“落地”后,似乎没那么好玩儿了。

“我的脸被别人定制冒用怎么办?”“谁来保护我的脸?”连日来,“硅胶人脸面具”这一新作案手法,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个人肖像权和个人隐私保护的讨论和担忧。北青报记者浏览多个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发现,“我的脸会不会在不经意间被人定制”是大家最为担心的事情,而这种担忧似乎并非杞人忧天,因为这种定制仿真硅胶人脸面具在电商平台上可以很轻易地购买到。

北青报记者在某知名电商平台搜索发现,在商家销售的硅胶人脸面具产品中,“自己发照片可以定制”的价格最高,在两万元左右。而半定制仿真硅胶面具,即商家提供的固定款式硅胶面具,因材质和制作周期不同,价格在2400元到14000元不等。进入这些商家的店铺,逼真的图片展示和佩戴视频,无不展示着硅胶人脸面具“仿真”这一卖点,而变装、3D立体、逼真、柔软、超薄等描述都在告诉消费者面具的仿真程度很高。此外,“硅胶人脸面具”“人皮面具”等关键词,在店铺推荐页也显示为店铺的热搜内容。

定制面具需提供“同意书”

网上可下载固定式模板

那么,消费者提供照片让商家定制“高定硅胶人脸面具”时,是否需要相关凭证呢?对此,北青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咨询了多名商家,客服人员均表示需要定制对象本人同意,证明方式则是让定制对象签署“肖像使用同意书”,这个同意书的模板可以直接在网络上下载。同时,个人定制还需要提供多张高清照片,且必须有正面照。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有不少商家在商品详情介绍中强调,照片定制的仿真硅胶面具“可过灵敏度不高的打卡机”。随后北青报记者咨询客服人员,对方表示面具可以通过一些上班类的打卡机,但不保证全都能通过。制作周期方面,照片定制面具通常需要一个月左右,顾客需要先在定金链接下单确认定制,之后签署定制合同,制作期间所有工序都会经过顾客确认后再进行下一步制作。

当北青报记者询问定制的面具出现“到手不像”“到手不合适”“过不了打卡机”等问题怎么办时,客服表示:“定制都是不退不换的,我们也没办法给你保证什么,我们只能保证产品本身质量。”而在北青报记者与多名客服沟通的全过程中,他们均没有询问过购买面具的目的和用途。不过截至发稿时,有两家可以提供照片定制硅胶人脸面具的商家已经将相关商品下架。

部分店铺没有营业执照

销售硅胶面具无需许可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硅胶面具类商品不属于需要许可类商品。北青报记者查看多家销售硅胶面具店铺的基础信息时发现,部分店铺没有显示营业执照,仅有个人店铺申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及《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规定,不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的情形包括:个人销售自产农副产品、家庭手工业产品,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和零星小额交易活动,以及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不需要进行登记的情形。

在部分销售半定制硅胶人脸面具店铺所展示的营业执照中,经营范围显示为: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李斌律师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关于硅胶人脸面具的生产销售,目前没有特别的禁止性规定,如果按照市场经济非禁即入的规则,一般经营者无需取得相关资质许可就可以自主制造、生产、经营。

对话

同意书无法令商家免责 建议出台相关规范文件

定制硅胶人脸面具有何特殊性?商家定制出售人脸面具存在哪些法律风险?有了肖像使用同意书商家就能免责了吗?带着这些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斌。

北青报:对于眼下定制硅胶人脸面具引发的争议,您怎么看?

李斌:这次引发热议的问题在于,硅胶人脸面具是否反映了特定自然人的面部特征和形象。未经许可擅自使用公开他人肖像,就会构成对肖像权的侵害。同时,如果是定制服务,他一定需要相关特定自然人的面部特征,甚至人脸识别的相关信息,这种情况就会对人脸识别、人脸信息这样一个敏感个人信息构成侵权。同时,在使用的环节,定制人脸面具究竟是用到什么用途?违法犯罪吗?作为制售者,是否明知仍然提供帮助呢?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

北青报:一旦出现问题,肖像使用同意书可以为商家免责吗?

李斌:当消费者想定制某个特定自然人的硅胶人脸面具时,商家要求消费者出具该自然人同意或授权购买定制相关服务的书面文件,但是商家又如何来证明、核实这个授权书的真实性呢?这本身就会存疑。如果你随意就能够拿到这个同意书,为特定自然人提供定制化的人脸面具服务,是不是也太草率了?严格来说,这种授权应该经过正式的公证,出具公证授权书才能够进行,但在现实中很少有消费者会这么做,所以商家如果觉得靠所谓的授权书、同意书就能免责,我认为风险是极大的。

北青报:对于制售定制硅胶人脸面具行为的管理,您有什么建议?

李斌:硅胶人脸面具最开始用于影视表演和角色扮演,如果全面禁止,会使一些正当的、合法的用途无法实现,我建议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进行管理。首先要明确制售行为的边界,比如说,不得侵害他人肖像权,不得侵害他人人脸信息。同时,要明确硅胶人脸面具购买者在购买之后不得使用的场景。如果明知用于违法犯罪,商家仍然提供制售服务,这种行为可能构成帮助行为,成为共犯,要受到治安处罚,或刑法打击。

对监管机构而言,法无禁止即可为。也就是说,没有强制性规定不得制造、销售,监管部门就没有办法禁止相关企业关于硅胶人脸面具的经营行为。针对目前定制硅胶人脸面具存在的损害公共利益和社会治安的风险,我建议对这种小众化产品,监管部门可考虑出台类似于合规指引,或者加强对硅胶人脸面具生产经营行为管理指导意见等规范性文件,对相关运营者提出明确合法要求,重申现行法律规定的禁止性规定。同时,明确经营者的相关经营行为一旦触犯法律,可能就要受到相关法律的责任追究。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护合法的,制止违法的,才能够使得这个市场更加规范、有序。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 实习生 林乐澄 李晴 余蒙蒙

供图/视觉中国

编辑/谭卫平

相关阅读
硅胶面具能“骗”过人脸识别系统?
解放日报 2024-11-07
都市观察 | 京津定制快巴“攒线人”的双城生活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4
北青快评|硅胶人脸面具背后的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1
硅胶一贴变了模样 万元即可私人定制 记者调查硅胶人脸面具销售使用乱象
法治日报 2024-07-01
硅胶人脸面具制售乱象调查:一贴变了模样,万元即可私人定制
法治日报 2024-07-01
半两财经 | 价格越来越贵 买时容易退换难 解压“捏捏”难“解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6
“被直播”的烦恼:吃饭健身理发皆可拍,顾客成商家引流工具
中国青年报 2024-04-30
普法|AI复活 边界何在?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