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来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高级研修班的学员们齐聚通州区张家湾集体林场,实地观摩北京百万亩平原造林成果,学习森林经营理念。
此次现场教学的授课专家是北京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生态修复研究所所长金莹杉,她走进林中,向学员们介绍说,自2012年以来,北京陆续开展了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 “随着树木越发茂盛,林分逐渐郁闭,树木之间开始互相竞争阳光、养分,不利于森林健康发展。今年,北京市提出了‘调密度、补幼苗、沃土壤、防病虫、强功能’五大精准养护措施,着力培育高大、长寿、健康、稳定的平原森林。”
现场,一排排高大的柳树之间,有很多用竹竿围起来的正方形围栏,俯身向围栏内望去,只见一株绿色的嫩苗正随风摇曳。“这是栎树苗,‘林下补栎’是今年北京市的一项重点工作。”金莹杉介绍说,在林窗、林中空地等适宜地块补植栓皮栎、元宝枫等高大阔叶乡土树种小苗,有助于林木的新老更替,提升林地生物多样性水平。
据悉,此次高级研修班的学员来自京津冀地区的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等领域。金莹杉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现场教学,让学员们了解森林经营理念。“以前我们说森林养护,大家通常只关注树木,以为树木长好了,森林就养好了。其实不然,我们要全要素经营森林,综合考虑植物、动物、微生物、土壤等各个要素,在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中经营森林。”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此次“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高级研修班为期三天,将开展包含主题报告、专题研讨、学术交流和现场教学、实践考察等多种形式同步进行的教学培训,提高林草、生态、水务、农业等行业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意识和治理水平,进一步深化京津冀人才培养协同、科技创新协同、生态建设协同,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为打造我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提供绿源动力。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