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由上海歌剧院与上海徐汇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制作的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将作为2024年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的重要参演剧目,于7月5日至6日首度与北京观众见面。6月25日,该剧主创现身国家大剧院,介绍这部歌剧的创排过程。
从1935年作为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到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再到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有着不同寻常的传奇经历。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再现国歌创作历程,塑造了以田汉、聂耳、夏衍、司徒慧敏、许幸之、王人美等进步青年为代表的左翼文艺工作者群像。作品以纪实文学作品《起来——〈风云儿女〉电影摄制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纪实》为文献依据,以贴近历史真实、关照时代特征为工作主线,力求创作出一部民族歌剧精品。
“这部歌剧在大时代、大背景的渲染和着墨下,在歌剧的音乐叙事结构中,艺术化再现《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历程。我们是基于真实的历史,进行艺术化的表达,‘大事不虚、小事不拘’,这是我们的创作的理念。”剧本的创作过程中,编剧游暐之力求在凸显思想内涵和时代意义的同时,塑造出有个性的鲜活人物、有冲击力的动人事件。她表示,“这部歌剧虽然是红色题材,但是我们无论是选择素材还是确定人物,都是想体现当年波澜壮阔历史下的青春气息。相信看了这部歌剧之后,无论是对《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历史,还是我们当年全民群情激奋抗战的历史,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中,作曲家孟卫东针对题材特性、体裁特征、演出阵容,兼顾历史真实性与艺术创造性之间的平衡。“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的主题音乐是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这有其固有的庄重和严肃性,不应随意变奏或改动。另外,作为电影插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也给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创作提供了先天的灵感和素材。”孟卫东表示,“我崇敬那些伟大的名字,我希望歌剧《义勇军进行曲》的音乐可以不辜负我们前辈的付出,也可以让今天的人们常常记住那一辈人所创造的辉煌与光荣。”正是基于这些,孟卫东在为歌剧音乐明确基调时,便十分重视通过音乐的响弱、配器的“浓淡”结合来表现剧情的“紧张”与“松弛”对比。同时,剧中几位核心人物都有在特定戏剧场面的核心唱段,充分体现人物的形象和个性。
导演廖向红在进入排练厅之前便做了充分的案头工作,仔细剖析历史背景之下角色的特征。她表示,这部歌剧“要有生活的真实、历史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演员们要“综合运用演唱、台词和肢体语言,传达人物丰富、细腻而深沉的情感”。她希望将歌剧的音乐与舞台视觉造型元素有机融合,创造虚实结合、大开大合、灵活多变、流畅转换的“风云时空”,呈现孕育《义勇军进行曲》诞生的“风云时代”。
据统计,去年底至今年国庆前,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已经安排演出场次39场,不仅在专业剧场,还覆盖到学校和社区、走向全国各地。与此同时,还围绕该剧开展的文艺党课,先后深入国歌展示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中科院及高校、小学、少年宫等空间举办,持续提升红色文化标识度与文艺作品的溢出效应。此次,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将由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指挥。
“去年12月,我们在上海大剧院首演,经过半年的努力,我们就登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这对于我们所有的主创来说是件很自豪的事情。”上海歌剧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赵蕾表示,“《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上海,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首传唱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的作品搬上舞台。我们用歌剧、用音乐的方式,让每一个能够进剧场的观众,都能够感受到当时这首歌曲的创作历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排原创民族歌剧《义勇军进行曲》,正是上海歌剧院延续红色基因、继承和发扬中国歌剧优良传统、创排具有海派风格的新时代民族歌剧的重要探索和实践。希望我们创作的作品,演员爱唱,观众爱听。这是我们打造这部原创民族歌剧的重要意义和使命。”
摄影/曹家苗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