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欢迎来到全民撸猫时代——宋朝
天天精彩
2024-05-23
+ 关注

猫,一种可爱至极的动物,可以说它是很多现代人重要的“家庭成员”。其实不止是现代,在古代,猫的重要程度也同样不可小觑,尤其以宋朝最有代表性。

其实有关猫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如《诗经》中就有对猫的介绍:“鼠善害苗,而猫能捕之,去苗之害,顾猫字从苗”。可见猫最早是用来抓老鼠的。

然而到了宋朝,猫除了抓老鼠的本职工作之外,多了一个与时俱进的属性——宠物功能。当然,这种属性也延续至今。

虽然宋朝的大才子苏轼说过:“养猫用以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但他的观点似乎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也就不能影响猫在当时“登堂入室”的地位,更无法阻止宋朝进入鼎盛的全民撸猫时代!

明陶成狸奴芳草(局部)

一个让我们现代人想不到的行当——“改猫犬”

众所周知,宋朝很重视和支持工商业发展,而文化上更是多元开放的。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也比较文艺小清新,喜欢喝茶、画画、写诗词,以及养萌宠。于是,温顺、可爱、灵气的猫,成了“不二宠选”。

宋朝人将猫统称为“狸奴”,可这个“狸奴”和我们现代养猫成瘾的“猫奴”铲屎官,并不是一个意思,“狸奴”单单是对猫的爱称。可一旦猫成为自己的“家庭一员”,那“狸奴”就会有更雅的名字,比如雪白的叫作“狻猊”,嘴带斑纹的唤作“衔蝉”等。

如果单从品种来讲,猫自然是有身份等级的。根据《梦粱录》记载:“猫中有长毛者曰‘狮猫’,不能捕鼠,以为美观,特见贵爱。”可见这是大家比较偏爱的一个高级品种。

《西湖游览志》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说秦桧的孙女儿就养了一只“狮猫”,她特别喜爱,可是某一天猫跑丢了,于是发动整个临安府的人帮着寻找,结果半天时间,就发现了几百只“狮猫”,都可以开“狮猫大会”了……不难看出,在当时,大家不仅喜爱“狮猫”,临安城还有着着实吓人的人猫比例。

正因喜猫成风,所以与养猫相关的配套行当,也是日趋齐全,逐步完善。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开封府知名的大型商圈——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凡宅舍养马,则每日有人供草料;养犬,则供饧糠;养猫,则供鱼鳅;养鱼,则供虮虾儿。”据说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杭州到处都有这种宠物猫市场以及猫食市场,从泥鳅、小鱼干到各种肉干,猫爱吃的几乎都可以找到,甚至猫需要的常备药物也俯拾皆是。

甚至当时还出现了一个让我们现代人想不到的行当——“改猫犬”。据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载:“猫窝、猫鱼、卖猫儿、改猫犬”。也就是当时的人们不仅会为猫提供专门的猫粮,还会为其提供专用的玩具、装饰品等等。而所谓“改猫犬”,就是给猫修毛发、剪指甲、掏耳朵……这不就是宠物美容吗!

不仅如此,根据客户需求,“改猫犬”还会用凤仙花汁液给猫染成猫主人喜欢的颜色,甚至精致到做美甲。据宋人周密《癸辛杂识》记载:“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入明矾少许在内。先洗净指甲,然后以此付甲上,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三五次,其色若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直至退甲,方渐去之。”这很像今天女生做美甲,看起来十分精妙、性感,这细致、周到、贴心的一条龙服务,自然能引起爱美人士,尤其是女性养猫人的喜爱。

宋赵佶《耄耋图》(局部)

想养一只猫,先写一封聘书再备上一份聘礼

你是不是以为在“猫窝”看中一只猫,再到隔壁“改猫犬”做一番价值不菲的美容,就可以丢下钱,喜滋滋地抱回家中?

其实不然,在宋代,猫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因为当时的猫,都不是买来的,而是“聘”来的。

“聘”与“买”,虽一字之差,仪式感可是完全不一样。这么说吧,要是你想要养一只猫,你就得先写一封聘书,再备上一份聘礼,最后翻开黄历,选一个吉日,才可以把猫抱回家。

这份聘书又被称为纳猫契,上面会详细描述猫的大小、长相、颜色,收猫的吉日,以及主人对猫的期望与要求……其实主要意思就是主人与猫之间要有个约定,也就是说新主人要对这只猫负责,不能冷落、不能丢弃、不能虐待……很像今天的合同。

至于聘礼,那就更有意思了。如果聘的猫是别人家猫生的小猫,就要给主人家送盐或者鱼(根据不同地区的习惯,也有送糖、茶叶、大枣等),如黄庭坚在《乞猫》中写道:“闻道狸奴将数子,买鱼穿柳聘衔蝉。”可见黄庭坚给别人家的猫妈妈送的是一串小鱼;而陆游则在《赠猫》中写道:“盐裹聘狸奴,常看戏座隅。”可见他的聘礼则是名贵的盐。

所有准备完善后,也并不是抱起来就可以走,而是要用小“轿子”将小猫抬上,另外还要向主家讨要一副碗筷,以便回家之后,新主人抱着小猫祭拜灶神,祈求一家人能和睦相处。最有意思的是,新主人还要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把一根筷子插进去——告诉猫以后就在这里上厕所。

如此隆重聘回一只猫,你以为就万事大吉了吗?其实这只是开始,因为还需要时刻提防危险——偷猫贼。

岳飞的孙子岳珂在《桯史》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说是自己养了一只漂亮的小猫,非常喜欢,但突然有一天不见了。他到处找、找了很久都找不到,后来就跟朋友诉苦,这位朋友似乎很了解内行,唉声叹气地告诉他,这只猫可能被送到城外的“鬻野味”(野味餐馆)去了。

可怜的小猫就这样杳无音讯,甚至有可能被人“害死”了,这搁谁不气愤呢?也难怪岳珂将这件事写进史书之中。

宋朝流传下来的“猫图”,画面中为何总会出现蝴蝶?

宋朝人如此看重猫,所以在当时还出现了一套分辨好猫坏猫的理论:相猫术。比如北宋会稽陆佃《坤雅》指出:“猫有黄、黑、白、驳数色,狸身而虎面,柔毛而利齿,以尾长腰短,目如金眼,及上胯多棱者为良。”

如果你对猫理论没有一点研究的话,那就很有可能得不到好猫,甚至上当受骗。《夷坚志》就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孙三是一名非常厉害的“营销大师”,逢人就说他们家有一只橙色的小猫,整个临安也找不出第二只,但从来不给别人看到。有一天,孙三在门口人多的时候,故意把猫放出去,众人皆被这只猫惊艳到了,都夸好看,一时间传得满城风雨。几天后,来了一位财主想买走,不料孙三竟“欲擒故纵”,说这猫是他的命根子,卖不得。可买家是个爱猫如命的主儿,不断往上加价,最后以超高价买走。谁知抱回家后,发现猫的颜色渐渐变淡,最后变成一个全白猫……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不管怎么说,宋朝的猫反正是挺受大家喜爱的,尤其那些文人雅士。加上宋朝是书画的巅峰时代,所以,猫自然而然地成为画纸上的主角,出现了毛益、李迪、苏汉臣等一大批画猫的名家。

但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现在我们看到的宋朝流传下来的“猫图”,画面中总会出现蝴蝶。这是因为猫喜欢抓蝴蝶吗?

答案当然没这么简单。这要从宋徽宗赵佶的《耄耋图》(猫蝶图)说起。俗语说狗来富,猫来贵,“猫”谐音“耄”,猫同“耄”,蝶同“耋”,谐音取“耄耋”之长寿的美好含义,所以在书画界,猫和蝴蝶的元素一直是个寓意美好的主题。

除了猫蝶图,还有猫雀图、猫菊图等,这些各种各样的“猫图”,不仅仅是猫天真活泼、极具趣味的真实写照,更包含了作者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总之,宋朝的猫,吃得好,住得好,生活得体面,且多姿多彩。它们不仅在家庭中是温馨忠诚的伴侣,还可以入诗词、进画作,代表着一种情感寄托……不得不说,能做一只宋朝的猫,还是很幸福的。

文并供图/马庆民

相关阅读
人物|青年学者侯印国:为国人写一本自己的“猫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5
历史|唐朝女性与宋朝女性,哪个更容易改嫁?
我们都爱宋朝 2024-07-20
历史|欢迎来到全民撸猫时代——宋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3
辽宁一企业饲养40余只猫咪守护粮仓上热搜 负责人回应:饲养历史超20年,效果很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27
历史|起猛了,怎么小猫也要聘礼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7-25
国学 | 做女红、养宠物、看表演……宋代女性:我很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9
历史|一只猫咪和它的猫奴,守着寒夜温暖彼此
常小仙 2023-01-02
“撸猫感”床品热销日本
新华社 2022-10-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