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物馆月活动即将在5月18日拉开大幕,各大博物馆围绕自身特点推出特色展览,提供义务讲解,举办丰富活动,为市民游客供应“文化大餐”。其中,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全力打造微笑讲解队团队,在开放日,为市民提供“定人定时定岗”义务讲解服务,让石刻文化由“小众”变“流行”。在博物馆月,还将结合馆藏推出临时展览“岁时春已到 人间正芬芳——二十四节气民俗展春季篇”,让公众深入了解春日民俗文化。
打造志愿者团队 实现定人定时定岗讲解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长河北岸,是收藏、研究、展示北京地区石刻文物、艺术的专题博物馆。馆舍位于明清时期的皇家寺院真觉寺旧址内。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开放部主任董芳介绍,近年来,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凭借古银杏树的绝美秋景成为“网红打卡地”,高峰日客流在4000人左右,市民游客在“打卡”的同时,对深入了解石刻文化也有强烈的需求。2015年开始,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着力打造义务讲解员团队,截至目前,已培养出多语种讲解、公益讲座、数字化采集、新媒体运营等200余名成熟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其中讲解类志愿者90余名,服务观众近50万人。
经过近十年发展,志愿者团队中孵化出“微笑志愿者”团队,长期为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目前,博物馆在每个开放日的上下午,都安排了定人定时定岗的志愿讲解,向大众普及传播石刻文化。
吸纳中小学生成为核心讲解员
“微笑志愿者”团队是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最具特色的观众服务品牌。微笑讲解队队长张培红介绍,微笑具有两个涵义,除了为观众提供微笑服务外,微笑还指馆藏精品文物北魏太和造像的标志性笑容。
“我们为观众提供的讲解服务,主要涵盖‘贞石永固——北京石刻艺术历史文化展’的精品文物,北魏太和造像是其中重点讲解的文物之一。目前,微笑讲解队主要是学生队伍,以团队的形式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每人重点介绍一到两件文物。”张培红说。
“大家看到的北魏太和造像造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北魏孝文帝时期。佛像高1.65米,和我身高差不多,大家可以感受下。”这不,每到周末,上高一的杨威如和上五年级的杨静如这一对小姐妹就来为观众热心讲解了。根据官方提供的培训资料,小姐妹又结合历次讲解观众提出的问题,上网查找资料,增加了不少延展信息。
小姐妹的妈妈秦香告诉北青报记者,从去年8月份开始,通过考核的姐妹俩就开始了周末定时讲解,一直坚持到现在。通过讲解,孩子的表达力、理解力都得到了提升,孩子们对历史学科也更感兴趣,收获良多。
让博物馆走进社区、学校
除了义务讲解服务,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还在重点打造两个品牌社教项目。董芳介绍,第一个是“金石大讲堂”公益文化讲座,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定期开展公益讲座。第二个是“从前有座真觉寺”少儿科普讲解系列活动,活动于2023年上线,与五塔寺社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钢铁研究院社区、大慧寺社区、大柳树社区、长安小学等社区和学校已联合组织近10场,共计200余名少年儿童参与,反响热烈,报名名额“秒没”。通过科普活动让孩子们告别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带领更多孩子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在博物馆月,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还将推出“岁时春已到 人间正芬芳——二十四节气民俗展春季篇”的临时展览,展期为2024年6月8日至2024年7月8日,让观众深入了解中国的民俗文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刘洋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黄亮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