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很多人眼中的“致癌食物”真的致癌吗?
大众医学杂志 2024-04-17 17:30

4月15—21日是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网上有不少吃方便面、麻辣烫、油炸食品、可乐等食品会致癌的说法,但很多人对它们情有独钟,难以割舍。

这些食品真的会致癌吗?究竟还能不能吃?

方便面不致癌

方便面面饼的制作过程是先把精制面条蒸熟,再用棕榈油快速炸制,最后经过脱油处理,和辅料包一起装袋。

面饼的油脂含量为10%~18%,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0%,其余成分为淀粉,与炸油饼没有本质区别。

经过高温油炸之后,面饼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会有所损失,因而其营养价值低于馒头、烙饼之类的普通面食。且其油脂含量较高,容易造成油脂摄入超标。

不少人担心方便面中的食品添加剂会危害健康,甚至会致癌。

其实,方便面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受到食品相关部门的严格监管,食用合格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吃方便面致癌”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

不过,方便面营养素含量有限,难以承担正餐的营养“重任”,如果长期用其代替正餐,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入不足而影响人体健康。

麻辣烫可以很健康

实际上,用新鲜的食材制作的麻辣烫原料多元,营养均衡,是小吃界的“优等生”。

但在实际生活中,麻辣烫可能存在健康隐患,如商贩选用的食材不新鲜、未清洗干净,制作环境卫生条件差、未生熟分开,食材未彻底煮熟,等等。

此外,麻辣烫里的半成品(如肉丸、鱼丸、蟹肉棒等)可能质量不合格;有些商贩贪图方便,在碗内套上塑料袋,麻辣烫的高温和油脂加速了塑料袋中塑化剂等有害物质的迁移析出,也可能造成健康危害。这些都会形成麻辣烫“不健康”的形象。

油炸食品确实要少吃

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在加热120℃以上烹调过程中会形成丙烯酰胺。

新鲜水果油炸成水果脆片后,丙烯酰胺含量会上升100倍以上。油炸和焙烤类食物是丙烯酰胺的重要来源。

丙烯酰胺属中等毒性物质,具有神经毒性,影响婴儿早期发育;对动物还具有生殖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动物试验发现,丙烯酰胺可致大鼠多器官肿瘤,包括乳腺、甲状腺、睾丸、口腔、子宫、脑垂体等。

丙烯酰胺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A类致癌物,即对人类具有潜在致癌性。

其主要依据为丙烯酰胺在动物和人体内均可代谢转化为致癌活性代谢产物——环氧丙酰胺。

因此,应少吃高温油炸、焙烤淀粉类食品,如炸薯条、油条、麻花等,多吃新鲜蔬菜、奶、蛋类,保持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

喝可乐≠致癌

可乐中的阿斯巴甜被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2B类致癌物(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不充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喝可乐就会致癌,大家应理性看待这一结果。

首先,阿斯巴甜的致癌性尚未确定,仅为可能,目前没有理由推翻之前对其安全性的评估结论。

其次,不谈剂量谈毒性是不科学的。阿斯巴甜的每日可接受摄入量不变,仍为40毫克/千克体重。依此推算,一罐350毫升的可乐约含阿斯巴甜180毫克,一个体重75千克的成年人,每日要喝17罐(超过6升)才能达到可接受摄入量的最高值,一般不会达到。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指出,阿斯巴甜在推荐使用量内是安全的。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