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几天直播一直在聊《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聊到“成熟模式”,直播间有不少小伙伴留言说,自己都是在最痛苦的时候得到成长的。
谁说不是呢。
人的心智成长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从依赖期,到独立期,再到互赖期,这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可能很多人并不认为自己会依赖别人。一个人已经成年,并脱离了父母的管控,所有事情都是自己做决定,这难道不叫“独立”吗?不然。因为他不一定有为自己人生负责任的能力。
相信这样的情况在你身边并不少见:职场上,有些人出了问题就甩锅,不承认自己与事件有任何关系,最后要不然是上游为他担责,要不然是下游为他担责;人际关系中,有些人不管你对他付出多少都不会懂得感恩,反倒觉得你亏欠了他;还有些人,生活过得不如意,却从不做点什么,只是怨天怨地,认为自己过得不好都是别人害的。
他们很少为改变生活做出什么努力,更别提照顾他人。他们也很难承认自己的问题,即使意识到过失,那也一定事出有因,是别人把自己逼到了这个地步。总之是没办法扛起自己的人生。
这就是人处在依赖期的状态,认为自己必需得到满足,得到的是理所当然,得不到的是天下人负我,他人得为我的得失成败负责。在这个阶段,人是持续向外界索取的状态,就像婴儿向妈妈索取一样,一哭就得有人来满足。
人要经历很多失望、打破很多幻想,才能真正从依赖走向独立。这个过程当然是痛苦的,可这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过程,你要逃,就会一直停留在“普天之下皆我妈”的状态,把痛苦加诸给身边的人。
2
意识到责任边界是人走向成熟的第一步。
我们写作营每期都有免费复训的名额,用来奖励那些努力写稿并且成绩不错的“上稿王”。得知可以免费复训,隔段时间就会有同学来问我这个名额是否可以换给他。比如没听完课、没来得及写作业,都能成为想要得到免费复训的理由。
且不说课程可以回听之类的技术保障,单拿这个“我没努力,所以你再让我学一次”的理由来说,就很难让人接受。因为这个思路的底层逻辑是:“我的问题,你来买单。”
我并不愿意买这个单。
我愿意为我自己的问题负责,比如学员遇到课程不能理解、理论不知道如何运用、作业遇到困难等等实际客观问题,我会义不容辞地优化课程或辅导方式,让我解释多少遍我都乐意。
对于没有时间听课、不敢动笔、克服不了拖延等学员的自主行为,我可以理解,但最多也只能提供鼓励,告诉他们我是怎么走过来的。
如果我是个领路者,那么带领方向就是我的责任,我不能替别人完成该走的路。行路者一步一步向前走的过程,任何人都替代不了。
心理学上有一个“课题分离”的概念:要明确区分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别人的事情,才能避免过度干涉他人或被他人干涉。关于自己的课题,不要依赖于别人解决;关于别人的课题,不要剥夺别人自主的权利。这是成年人需要的边界感。
人际关系中的很多烦恼都是边界不清造成的。
改变他人为什么困难,就是因为你想让他人来解决你的痛苦。想改变的人是你,而对方并不想满足你的期待。
3
人在依赖期的时候,大多是消极的状态,生活给了什么就承受什么,向前向后都由环境推着走。不如意,就期待外界能发生改变。
但总有一天,生活会用残酷的现实告诉你,你期待的改变并不会来,你得自己做点什么。就像很多女孩结婚前都想找个替自己遮风挡雨的伴侣,婚后却发现婚姻才是最大的风雨一样。并不是婚姻不好,而是期待一开始就错了位。等你意识到一切都得靠自己的时候,你就完成了一门重要的功课:从依赖走向独立,开始变得成熟。
当你觉得要为自己人生负起责任来的时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在独立阶段,我们可以清楚地意识到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下的生活是我们自行选择的结果,如果想要改善现状,就得做出一些为未来负责的事情,而不是期待他人为我做点什么。
你会发现,人能控制的东西并不多。无能为力的环境,除了接纳,别无它法;需要别人配合才能发生改变的事情,只能尽力,不能强求;我们唯一能控制的就是自身的行为。要改变,也只能从自身做起。
人一旦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就会挖掘出内在无穷的能量。原来以为自己办不到的事居然一件件地办成了,原来以为自己到不了的远方居然一步步超越了。至此,人对环境的掌控感到达了新的高度,我们开始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与他人命运的联接,愿意为他人出一份力。懂得融合集体的智慧相互成全,人的心智进入了更高级的成熟,这便是“互赖期”。当然,这是更高的境界。
这个过程是如此漫长,也许我们起步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累。可是不迈出这一步,你永远活不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们经历的诸多痛苦,也是命运的诸多提醒,如果百般淬炼后还不能悟出这个道理,那你就辜负了自己受过的苦。
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是小孩子的行为。成年人,要学会放下妄念,做自己的主人。你想要的一切,都只能自己给。
作者简介:田青青,曾用笔名二次元猫小姐。已出版《你那么努力,为什么还是不成功》《告别平庸》。新书《向阳生长,不负此生》《莫小奇 追逐内在的太阳》全网热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