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剧《西游记》换个视角看经典
中国新闻网 2024-04-05 12:05

4月3日至6日,黄盈导演第二部新国剧作品《西游记》登台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导演将作品视角回归到玄奘本人,讲述一个“成年人的成长故事”。

新国剧《西游记》剧照。张弛 摄

玄奘西行取经是史实,而在后人对此题材不断搬演和创作中,这样一个带有“英雄主义色彩”的史实逐渐演变为大多数人现在所熟知的神话故事。在阅读了大量与玄奘西行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与文学著作后,黄盈最强烈的感受是“玄奘与我们惯常的认知不同:在当时严酷的条件下独自一人西行,我对他有一种‘孤胆英雄’的感觉。”

历史上,玄奘凭一己之力取得佛经。而在创作过程中,黄盈也在思考,对于玄奘本人来说,他内心的“真经”又是什么?带着问题,他开始新国剧《西游记》的创作,将故的核心落在玄奘本人。“一位26岁的年轻人,怀抱着一腔热血与单纯,向着梦想上路了。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在这一路上将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情、什么困难。整个取经过程中,哪些事情会让他退缩,哪些事情让他望而生畏,哪些刚刚经历的事情又让他不寒而栗,不敢回望。”

黄盈的第一部新国剧作品《黄粱一梦》于2011年在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上首演,得到各国观众及专业人士的赞许。十多年后,他推出的第二部新国剧,契合了当下国风国潮的流行。黄盈指出,“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非常成熟完整的闭合体系。我们需要从中找出‘活’的东西,尤其现在审美越来越多元化,有快有慢,有中有外。在这种情况下,创作者要做的是赋予创作内容新的形态,让它‘适配度’更高。”

因此,他为自己确定了新国剧创作的三个标准:挖掘“中国材料”、提炼“中国方法”、表达“中国思想”。在黄盈看来,新国剧的创作,要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统”代表历久弥坚的经典元素,“传”要随时代更新而演变。如果简单照搬照抄中国古典的艺术样式,就缺失了创作者立足当下生活对传统艺术的创新与思考。

记者在3日晚的演出现场看到,该剧拓展了形体戏剧的边界,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身体的训练与使用,与西方形体戏剧的概念融合,并与当下表达结合。同时还大胆创新地丰富了“面具”的使用,比如:孙悟空实际上是戴着面具的真人表演,猪八戒是“全身型的面具”,而沙和尚用手和足对头部面具进行替代,形成不同的身体组合。而这种种表演都需要较为深厚的戏曲功底,对演员的挑战也颇高。

据悉,这是该剧作为全球华语青年戏剧导演英才计划委约剧目,于2023年8月在英国爱丁堡Fringe艺术节上拿下“亚洲艺术奖”评委会颁发“最佳导演奖”之后,首度回到北京演出。

文/应妮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新知|去《西游记》里吃糖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8
见祖先也见自身 七小时戏剧马拉松换个视角看“孔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6
专栏|鲁迅考证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专栏|鲁迅考证出《西游记》作者为吴承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2
新国剧《西游记》:当代东方表达重构取经故事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4-07
陈建周推出个人艺术故事集《画西游记的男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9
“英才”登场 在桂林艺术节看华语原创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0-30
马来西亚少年的《西游记》之旅
中国新闻网 2023-10-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