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疏通支付堵点,释放民生加市场系统红利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09 15:42

3月7日晚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针对不同群体的支付习惯,统筹力量打通支付服务存在的堵点,弥合数字鸿沟,着力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务。

移动支付很便捷,但并非所有人都会移动支付。在日常生活中,移动支付会成为主流甚至一些商家会排斥传统的支付,这不仅影响了支付市场的多元化,也会对特定群体的支付权利带来折损,当然支付存在的堵点,也会形成事实上的数字鸿沟,除了对老人等特定群体带来情感伤害,也会影响其消费体验。更重要的是,支付堵点和支付鸿沟也会对消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从而拉低消费动能,影响宏观经济增长。

畅通支付堵点,弥合数字鸿沟,已经成为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政策层面到监管领域,也做了一些疏通制度堵点服务的工作,譬如在超市饭店等日常消费场所,要求商家满足消费者不同的支付需求,防止支付服务的“一刀切”,满足所有人的支付需求。尽管如此,支付服务的堵点尚未完全清空,移动制度的数字鸿沟也未完全弥合抚平。因此,更需要政策进行方向性引导,通过支付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个性化服务,拓宽支付服务面,提高支付服务质量,真正实现让所有群体能够无障碍支付。

就此而言,《意见》出台得很及时,也直逼支付服务的短板和痛点--让老年人和外籍来华人员享受到更优质、高效和便捷的支付服务。对于《意见》,中国三大支付服务平台企业,均作出了正面回应。

“国字号”的中国银联拟投资30亿元,带动产业各方优化支付服务。中国银联兼具兼具银行卡清算职能与移动支付钱包功能,其优势在于,刷卡支付既符合传统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包括部分老年人),更契合外籍人士的刷卡支付习惯。此外,中国银联不仅拥有传统的支付优势,也拥有各大金融机构资源共享的功能,而且也开通了移动支付钱包功能。因此,可以通过刷卡和扫码支付的互联互通,给老人和外籍人士提供无缝对接的支付服务。

 按照中国银联计划,30亿元的支付提升计划,有了清晰可见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5年,覆盖全国41个重点城市、“食、住、行、游、购、娱、医、学”等8大类26个高频支付场景,及刷卡、扫码、手机Pay、ATM取现等解决方案,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相互补充。而且,中国银行也聚焦支付堵点,如何与地方交通等部门沟通,解决地铁、出租车行业不支持受理银行卡非接支付等问题,优化旅行通卡产品设计,让银联、银行等各类支付产品在各场景通用好用,不断提升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各类群体支付体验。

支付宝和财付通是中国移动支付的两大主力。两大移动支付服务商提供的扫码支付,不仅成为中国的主流支付方式,也走出国门——主要是满足中国消费者的海外购。疫情过去,中外人员交流渐趋恢复常态,世界需要吸引海量的中国消费者,中国也在吸引更多的海外人士。国人出游可以扩大移动支付的全球影响力,让便捷的扫码支付全球化;海外人士来华,也要提供适合外籍人士的支付方式。这就要求支付宝和财付通通过技术升级,主动对接外籍人士熟悉的支付方式,同时优化注册认证流程,尤其是在个人信息、绑定银行卡方面照顾到外籍人士的习惯,简化流程实现外籍人士在华支付的无心理负担、无支付障碍。

两大移动支付方式也要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提高交易额度、多语言翻译、境外钱包乘车码等,让外籍人士真切感受到中国移动支付的安全便捷。国人都晓得,移动支付一旦用过,就会欲罢不能。支付宝和财付通给外籍人士提供支付方便,除了增加外籍人士在华支付流量,做大消费蛋糕,也能让移动支付扬名海外。因此,疏通移动支付堵点,弥合移动支付鸿沟,对支付企业、国内消费市场、境外来华人士都是利好。

除了给外籍人士提供便捷的移动支付服务,中国银联尤其是支付宝和财付通,还要对老年人群体给予特别关切。中国已经进入老人社会,提供个性化的移动支付服务,也是移动支付主体应尽的社会责任。而且,很多老人已经是支付宝和微信用户,提供适合老年人特色的支付服务并不存在技术障碍。如开发适合老人用户的手机终端简化程序,和社保部门配合直接和社保卡绑定而无需个人注册等等。总之,关心关爱老年人,激活老人消费活力,拓展银发经济的内生动力,移动支付服务主体大有作为,关键是要主动作为。

当然移动支付也要与时俱进。例如,和数字人民币账户互联互通,利用人工智能新技术实现覆盖全体消费者的智能支付方式,等等。总之,只有疏通支付堵点,弥合数字鸿沟,才能让所有人享受到支付便捷待遇,释放民生加市场系统红利

文/张敬伟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