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骑行大运河时当摄影记者才1年,那时就对大运河产生了感情。”曾两次骑行京杭大运河、用照片记录大运河故事的摄影家刘世昭说。1月25日下午,以“问源白浮泉”为主题的公益摄影展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举行,展出了100余副经典摄影作品,其中不乏很多1981年拍摄的京杭大运河沿线珍贵老照片。
据悉,本次“问源白浮泉”公益摄影展由北京昌平文旅集团主办,摄影作品主要来自刘世昭、蔡蕃、李计东、燕雨生、邢军、杨连荣、宋建国等七位摄影家,涵盖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18座城市,共计展示100余副经典摄影作品,其中有很多1981年拍摄的京杭大运河沿线珍贵老照片,是由摄影家刘世昭提供。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并重点观看公益摄影展相关摄影作品,随后以“问源白浮泉”为主题,开展2024年昌平文化旅游沙龙第1期。
沙龙活动中,刘世昭为大家讲述了1981年、2016年两次骑行京杭大运河,用照片记录大运河的故事。刘世昭介绍,1981年他第一次骑行时,才当摄影记者一年多,但那时起就对运河产生了感情。当时他曾与搭档沈兴大调侃,10年后要再骑一次。没想到,这一等,就等了35年。直到2016年,刘世昭才又一次骑行了京杭大运河。“我想这两次骑行最大的感觉就是‘变’,大运河沿岸人们的生活习惯、沿途的景观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希望我的照片能够记录下这些改变,也作为历史的一部分留存下来。”刘世昭说。
1981年,蔡蕃参与了《人民中国》杂志主任记者沈兴大、摄影记者刘世昭骑行京杭大运河北京段的拍摄工作,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影像,其中一张1981年拍摄的白浮泉遗址照片就在大运河源头历史文化展的第二展厅展出。时隔43年后,蔡蕃与刘世昭再次聚首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讲述与白浮泉的不解之缘。
随后,燕雨生、李计东两位摄影家也分享了自己拍摄的大运河相关作品。燕雨生从2006年开始关注并拍摄大运河,后又使用了无人机等技术手段,行程六万多公里拍摄隋唐、京杭、浙东大运河。“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大运河,让它的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播和保护。”李计东自2013年开始全面记录和拍摄大运河,至今走访了大运河沿线15个城市。“我希望通过了解大运河的历史渊源、地理特点和文化内涵,向更多人传播它的美丽和价值。”李计东说说。随后邢军、杨连荣、宋建国等专家就白浮泉、大运河沿线城市拍摄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2024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举办此次“问源白浮泉”公益摄影展,旨在更好地保护、传承中国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展现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持续擦亮世界文化遗产文化符号。据悉本次“问源白浮泉”公益摄影展将一直持续到2024年2月29日,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希望通过“问源白浮泉”公益摄影展的持续打造,吸引更多摄影人走进白浮泉,走进昌平,开启大运河沿线城市之旅。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月朦
供图/昌平文旅集团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