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 30万亿!
上海证券报 2024-01-24 10:03

长三角GDP成绩单齐亮相!1月23日,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政府工作报告出炉。过去一年,长三角成绩如何?数字之外又有哪些亮点和挑战?

首先来看经济总量。根据各地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沪苏浙皖分别实现GDP4.72万亿元、12.82万亿元、8.26万亿元、4.71万亿元,总规模30.51万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量的24.2%。自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地区GDP占全国比重一直稳定在24%左右。不到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这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活力的生动写照。

其次,综观产业发展,过去一年,长三角区域无一例外,都在制造业上“做足文章”。可以说,长三角制造业的“家底”非常殷实。

以上海为例,虽然第三产业是上海的优势产业,但是2023年,上海加快构建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发产业化、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出台实施汽车芯片、合成生物、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机器人、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商业航天、在线新经济等领域创新发展支持政策。2023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43.9%,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再看“工业重镇”江苏。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大省,江苏拥有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全国数量最多的省份。过去一年,江苏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2023年,江苏制造业增加值4.66万亿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1.3%和49.9%,13个设区市全部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在此基础上,江苏的万亿之城扩充至5个,成为全国数量之冠。“苏大强”可谓名副其实。

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则再攀高峰。2023年,浙江经济规模突破8万亿元,迈上新台阶。这背后,重点产业投资快速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14.1%,拉动全部投资增长2.8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36.9%和21.1%,增速均高于全部投资。

过去,浙江存在重大外资项目不多、制造业外资项目占比不高的短板。2023年,浙江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高水平“走出去”闯天下与高质量“引进来”有机统一。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8%,其中制造业使用外资增长85.8%。在已经落地的重大外资项目中,1亿美元以上的达20个。

盘点中国外贸成绩单,“新三样”成为绕不开的话题。借助这股东风,安徽无疑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2023年,安徽“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11.6%,汽车出口114.7万辆,增长80.1%。具体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量86.8万辆,增长60.5%;光伏制造业营收超2900亿元、升至全国第3位;锂离子电池制造业营收突破1000亿元、增长15%左右。安徽省省长说,2024年,安徽还要乘势而上,壮大汽车“首位产业”,引导传统零部件企业向新能源化转型,加快打造智能绿色的制造强省。

观察2024年长三角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下成绩宣传少了、口号式表述少了,在新兴产业投资、未来产业规划蓝图方面,却比过去更加清晰。这也说明,站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当下,这些地区没有只把目光放在当下,而是着眼于未来。站在全国的角度来看,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引擎,未来长三角将加快发展步伐,力争“走在前、做示范”,进一步“挑大梁”。

编辑/范辉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