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瑞幸咖啡高调上新。以“龙年第一杯”为卖点,瑞幸咖啡再次“牵手”贵州茅台,推出新春新品“龙年酱香巧克力”。
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自2023年9月双方推出“酱香拿铁”到如今再度推出系列新品,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瑞幸咖啡试图再以联名跨界这一营销手段,打开消费行业的“流量密码”,但消费者的反应却略为平淡,线下门店遇冷。
线下门店人气低
金融投资报记者走访发现,1月22日,即“龙年酱香巧克力”上市首日,成都线下门店并未出现排队购买、产品告罄的销售情况;而在社交平台上,相较“酱香拿铁”的热度,此次推出的“龙年酱香巧克力”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
实际上,新品的“哑火”或在此前“你期待瑞幸茅台新联名吗”的话题投票中早已预见。结果显示,超50%的网友选择了“没兴趣”,另有网友表示,“听名字就觉得味道一言难尽”、“不参与9.9元活动就不买”。
1月23日,记者实地走访成都春熙路商圈多家瑞幸咖啡门店发现,线下并未上演“新品热”的营销盛况,“今天早上新品订单量出乎意料的少,仅出单3杯左右,还是拿铁、澳白等常规单品的下单频率更高。”瑞幸门店的工作人员说。
据悉,“龙年酱香巧克力”原价为38元/杯,而实际成交价为18元/杯,且每杯均含有贵州茅台酒。与此前产品有所不同的是,此次新品不含咖啡,主要原料为纯牛奶、白酒风味厚奶(配置型含乳饮料)、香浓可可风味固体饮料。
就记者的“尝鲜”感受来说,在包装上,区别于常规的“小蓝杯”,仍与“酱香拿铁”的产品包装一致;在口感上,整体偏甜,巧克力风味格外突出,以致于茅台酒味被“埋没”其中。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就目前来看,尚未出现排队现象,说明消费热度在下降,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属性,比如口感、价格等,而这些方面都会影响产品未来的复购率。”
并非联名新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龙年酱香巧克力”并非联名新产品,而是酱香拿铁系列产品的延续。因此,该新品必然要对标“酱香拿铁”:是否再创销售神话?这是它留给市场最大的悬念。
对此,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金融投资报记者表示:“若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远大于相关产品的供给规模,则会受到市场关注;相反,若频繁且雷同的营销模式不能长时间打动消费者,品牌方就需要找到另一条出路。”
去年9月,酱香拿铁用一组惊人的数据书写了现象级的营销案例。瑞幸咖啡公开数据显示,“酱香拿铁”上线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单品销售额突破1亿元。
联名产品的爆火,也一度带动业绩的飙升。财报显示,瑞幸咖啡2023年第三季度总净收入为72亿元,同比增长84.9%;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的营业利润为9.617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3.4%。
与营收同步增长的是,门店规模进一步扩大以及月均交易客户数再创新高。财报显示,2023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净开门店数达2437家。另外,报告期内,新客户数超过3000万,月均交易客户数达到5848万,再创历史新高。
联名营销能火多久?
无独有偶,就在1月22日,也即瑞幸咖啡上新当天,喜茶、茉酸奶、必胜客、肯德基、Tims天好咖啡等多个品牌均发布联名系列产品,横跨潮牌、酒饮、游戏、热门IP等多领域。
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品牌联名数量逐年增加,年复合增长率达12.75%,2023年升温尤为明显,案例数量同比增加35.9%。其中,线下餐饮行业最为高频,位居前列。
就咖啡赛道而言,格外拥挤且异常热闹。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我国咖啡相关企业注册量呈高速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2022年、2023年,我国咖啡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2.59万家、3.57万家、5.99万家,同比分别增长16.84%、37.97%、67.50%。
朱丹蓬认为,饮品联名不断“卷”出新花样,正是因为新生代人群的消费模式、消费思维和消费行为发生了变化,“喜欢尝鲜、猎奇,是年轻人的特性。于是消费端不断倒逼产业端,进行创新升级与迭代,从而推动联名跨界的速度与质量的提升。”
尽管联名跨界或已成为品牌“出圈”的常规动作,但品牌方更需要思考的是,能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能备受消费者青睐?“不断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跨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联名过程中,企业要把产品的众多细节、中长期战略贯穿其中。”朱丹蓬表示。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