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4米、33.25米、32.12米、29.35米、20.63米、18.81米、18.45米,这是一串令人激动的数字。自2017年开始,顺义区地下水位持续回升。根据北京市平原区地下水动态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顺义区地下水平均埋深18.45米,比上年同期回升0.36米。
监管提效 严控地下水开发强度
近年来,区水务局坚持监管提效,细化地下水监管,严控地下水开发强度。
区水务局对全区61个国家水资源监控点位取用水水量实施在线监测,并实现数据市、区共享。在重点地区建设69个地下水水位自动监测站,建立地下水管理信息平台,持续跟踪地下水水位变化,提升地下水水位监测精度和效率。
管好机井是管好地下水的重点内容。区水务局将机井与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挂接,设专人更新取水许可电子证照数据。2023年,规范取水用途审批62件,重新核定取水权量245件,核减取水权量286万立方米。
区水务局积极组织水资源管理监督检查,严厉查处非法取水行为,2023年,查处案件111起,处罚266万元;组织专家技术评审会34场,完成水影响评价行政审批96件,出具市级规划水影响评价、涉水事项论证、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意见20件,将涉水控制性要素融入项目方案和设计,促进区域水资源精细化管理。
多措并举 增加地下水储备
顺义区通过加快海绵城市建设、积极保障生态补水、拓宽各领域再生水利用范围、推进城乡供水提升工程等多项措施,加强再生水、雨水利用,强化市民节水意识,增加地下水储备。
开发利用好中水、雨水等是地下水“开源”之策。2023年,区水务局拓宽工业生产、市政杂用、园林绿地等领域再生水利用范围,实现再生水配置量约1500万立方米。
2023年,全区平均降雨量619.4毫米,比2022年的504.1毫米多23%。区水务局加快海绵城市建设,高效利用雨水,完成罗马湖东湖等项目建设。目前,顺义建成区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约为32%,全区地面蓄水、渗水和涵养水源能力进一步提升。
生态补水是地下水回升的又一重要因素。2023年,顺义区抓住潮白河、怀河、京密引水渠生态补水契机,疏挖整治冉家河、蔡家河等9条河道,新增补水河道30公里,全区生态补水量约4400万立方米。
2023年,区水务局完成后沙峪镇西田各庄村、高丽营镇西马各庄村等4个村城乡供水提升工程,提升农村地区供水保障水平和水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全区累计40个村的村民喝上了市政水,进一步提升了村民节约地下水资源的意识。
编辑/叶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