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观展 | 从蓝色玻璃盘到青花瓷,看中国与西亚丝绸之路“历史之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2 21:18

从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代刻花蓝色琉璃盘,到清乾隆剔红漆盆玉石葡萄盆景,再到元代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棱梅瓶……这些精美文物于2014年1月12日亮相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正殿展厅,引起众多观众的围观鉴赏,同时也串起了本次展览的主题——“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呈现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在技术、艺术、文化与思想等方面的交流互鉴,讲述丝绸之路上的中国故事。

刻纹玻璃盘背后 是伊斯兰带给唐朝的异域风貌

采访中,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中展出的唐代刻花蓝色玻璃盘,是从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早期伊斯兰精品玻璃器里的一个代表。这款玻璃盘四枚尖瓣,形成十字形四瓣团花。每个尖瓣内刻枫叶一片,外绕“忍冬”纹样。底纹全刻成细碎的斜平行线,突出了主题装饰。

玻璃工艺起源自西亚与北非。先秦时期,玻璃制品已传入中国,随后中国先民掌握烧制玻璃的技术,并将其用于礼器的装饰与仿制。汉唐以降,自西亚输入的玻璃器琳琅满目,其工艺为中国本土玻璃制品增添了多彩的异域风貌。

在隋唐时期,来自阿拉伯帝国的伊斯兰玻璃制品受到贵族阶层珍视,在长安、洛阳两京及扬州、广州等重要港口城市多有出土。这一时期,中国本土铅钡玻璃工艺体系,逐渐转变为高铅玻璃与钠钙玻璃并存。本土玻璃制品普遍呈现“西方技术、东方形式”,具有中国传统器型、纹样与功能的玻璃器成为主流。

辽宋时期,西亚伊斯兰玻璃制品在中国流布更广,重要城址、贵族墓葬及佛塔基址中多有出土。中国本土玻璃制品则开始呈现世俗化的趋势。

玉石葡萄枝剔红花卉纹盆景 带出欧亚葡萄进入新疆的故事

展览现场,一件清乾隆玉石葡萄枝剔红花卉纹盆景将大家的目光汇聚到一种中西交流的重要植物身上——葡萄。

据故宫博物院科研处工作人员马丽亚·艾海提介绍,此盆景为清宫旧藏,原存清宫如意馆。中国是东亚种葡萄的主要原产地,新石器时期开始被驯化,至先秦时期已成为酿果酒的原料,少部分作为食用。

现今食用葡萄的主要品类是欧亚种,其原产地在地中海东岸及西亚地区,最早被驯化于伊朗。约公元前 2000 年以后,欧亚种葡萄经草原与沙漠两条路线传入中国新疆。此后,新疆成为汉唐时期葡萄的生产中心。

两汉时期,原产自伊朗、外高加索地区的苜蓿、石榴等作物先后入华,来自北非、西亚的狮子,以及可能源自当地动物的天禄、辟邪等神兽形象同时流行于中国。晚唐五代以后,阿拉伯香料与医药文化东渐,原产自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乳香,盛产于伊朗的番红花,均随着丝绸之路贸易的繁盛而来到中国。

精美绝伦的青花瓷制品 是中国工艺与西亚颜料的完美结合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现场还有一件故宫博物院藏的元代青花海水白龙纹八棱梅瓶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另外在展柜中,壶、碗、盘、罐,各种形态的青花瓷制品精美绝伦,瓶身上繁密的装饰风格和外来文字等源自异域的艺术元素也融入其中。

“元青花的材料来自于伊朗地区的钴料,当时在海外的传播非常广泛。”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馆员冀洛源介绍,明代以后,中国本土材料逐渐被应用到青花瓷生产,中国传统纹样和器型大量出现在瓷器上,基本完成了青花工艺和审美的本土化过程。

可以说,青花瓷是中国先进制瓷工艺与西亚颜料及审美意趣完美结合的产物。借鉴应用外来文化艺术发展自己的手工业和文明,青花瓷的发展历史与中华文明海纳百川的发展进程异曲同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恩杰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娜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青花瓷雪雕、“雪墨画”……又是被尔滨雪雕“硬控”的一天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29
青花瓷古董发快递 碎了 快递公司存在重大过失 担责60%
成都商报 2024-10-30
观展|“传奇之旅:马可·波罗与丝绸之路上的世界”大展于中华世纪坛展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02
讲述600年御瓷史 明清御瓷首次大规模集中回归故里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20
266件文物午门亮相,讲述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史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1-12
故宫博物院2024开年三大展览午门展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1-12
看展 | “历史之遇——中国与西亚古代文明交流展”于午门正殿展厅举办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实用帖!故宫博物院推出开年三大展:看什么?在哪看?怎么看?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