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以城为钥,解码中国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11 17:00

◎杨早(作家)

什么是“城”?

是城墙,城池,还是城市?这似乎是一个人人都能意会,但追索起来又很糊涂的概念。

不信,你看《城的中国史》作者许宏引用相当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给出的三种解释:一是“城墙(city wall)”,二是“城墙以内的地方(within the city wall)”,三是“城市(跟‘乡’相对)(town,city,urban area,metropolis)”。这些定义看上去没啥问题,但经不起追问。

想起日本学者斯波义信在他名著《中国都市史》的《后记》里解释该书为什么不叫《中国城市史》。他认为“城市”指的是由城墙构成的城,但是中国的都市最早是没有城墙的(也就是许宏反复强调的“大都无城”),后来出现的是城市国家,然后变成了“都市国家”,意思是说在城市之外的范围,比如说市郊农村等等,会变成都市的一部分,城墙以外,并非与都市无关。如果将“城乡”看作一种二元对立的概念,那么“都市”其实是涵括了城池与周边乡村的概念。

许宏在《城的中国史》中使用的概念略异于斯波义信,但个中意思我认为是一致的,比如“城与围不围相关,与城市并不正相关”“城市与城墙无关,与国家有关”,由此,许宏对“城市”给出了清晰的定义:

城市的标志是内涵而不是外在形式。城是一种区别于乡村的聚落形态。它比村落相对晚出现,仅见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也就是国家产生之后的阶段。城市的本质特征是:较大规模的聚居,居民构成复杂化,往往是区域或社会组织的中心。

许宏说这是一个“可以涵盖古今中外的所有城市,而且能够包含其诞生期特征”的定义。从这个定义出发,我们才能从城市出发,探讨“中国史”的构建,我总结为“以城为钥,解码中国”。

说到中国古代城市,我们不仅会有似是而非的模糊定义,还会有似远实近的刻板印象。比如“无邑不城”——想象中的古代城市,总是四四方方,坐北面南,有内城有外城,城外有护城河,有外郭,假如是首都,则宫城在整座城市中央,等等。

如果不带成见地进入城邑的考古史,我们就不得不承认,高墙深池的标配,主要定型在汉魏之后,而至东汉人提出“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与郭的功能区分才渐次分明。

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线索——即城市的设置变化,是跟城池的功能演进紧密相关。当城墙仅用于卫护国君贵族时,自然会造成“重宫城而轻外郭”的城建法则。城池的开端,肯定也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四四方方,反而会考虑到水源和防卫的需要,以因利乘便的圆型为主。“城筑四方”明显带有了符号性与礼仪性的色彩。

反过来,由近及远地想,如今中国大部分城市已经没有城墙了,难道城市就不存在了吗?非也,城墙会退出历史舞台,是因为它已经失去了防御性与礼仪性的双重功能。

根据考古与实迹的综合,许宏将9000年中国古代都城史分为了“实用性城郭阶段”与“礼仪性城郭阶段”,而在第一阶段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有1200余年时间没有外郭城,因为用不着——邦国千里。王都用不着城墙卫护。这就是“大都无城”的道理。

那为什么后来又有了我们刻板印象里中国都城的模样呢?这就从“考实”上升到了“解码”。许宏指出:“如果说从二里头到秦汉阶段是华夏族群的上升阶段、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的话,那么魏晋南北朝以来众多的北方少数族群入主中原,如鲜卑族、蒙古族和满族等,都是以少数人口统治大范围的华夏族群,是否出于不自信,导致他们高墙深垒,注重秩序,用华夏族的礼仪法度来统治,严格里坊制的管理,才有了城郭兼备、大中轴线和里坊制这种中古以后都城规制的出现。这都是中国都城营建史,乃至中国文明史上有待于深入探究的大问题。”

这一点可以用个人阅读来印证。我在2023年夏天重走了在成都的上学之路,穿过宽窄巷子直到青羊宫的重重美食、玩乐的回忆之障,我才意识到三十多年前,我每天都从清代的“满城”走到了汉民聚居区。

长顺中街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沿路密布的如商业街、仁厚街、支机石街、将军街等等街巷,清朝的时候都称为某某胡同。“满城”这一块,修建法则与功能设置都与成都传统的街区大异其趣。抗战时期北方文人像老舍、朱自清、张恨水来成都,纷纷将成都称为“小北平”,其实他们恰好看到的是成都被清代驻防旗人彻底改造过的那块区域(也是现在的网红街道)。

《城的中国史》虽然主要关注上古中古以都城为主的城市建构,但假使我们能以这种城市变迁的文化视角重新审视我们所居的每座城市,总能寻出被历史潮流涤荡过的痕迹与碎片。

《城的中国史》被作者许宏定义为“通识读本”,希望能通过这本几万字的小书,“从‘城’的角度捋出中国古代史宏观演化格局和发生发展脉络,从城邑和城市考古,升华到对中国‘大历史’的把握与建构”。

这本小书真的像一把解开中国城市秘史的钥匙,读者大可以穿透作者简洁而严谨的叙述,看到自己熟悉的城市的前世今生。说白了,我们要跟着这本书的叙述脉络,去理解中国古代“建城”的底层逻辑,从“围子”到都城,城市的功能是如何满足并形塑每个时代的不同需求的。

我主持的阅读邻居读书会2020年的主题是“读城”,列出了西安、扬州、洛阳、泉州、杭州、北京这六座都城来串联整部中国史。与许宏老师的思路,似乎也有暗合之处。当年未能实现的读城计划,有了《城的中国史》指引,或能再度启锚进发?这是时行的CITY WALK(城市漫步),但也可以称之为我们自己的HISTORY WALK(历史漫步)。重点是抬起脚来,且走且读。

2024.1.3

供图/雨驿

编辑/王静

相关阅读
柏人城遗址“白人”刀币印证赵国与多国存在金属贸易
中国新闻社 2024-10-12
专栏|“龙脉”斜街通两城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30
探源者说:统万城考古 解密匈奴都城1600年历史
中国青年报 2024-06-14
专栏|北京老城何以呈“凸”字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专栏|北京老城何以呈“凸”字形?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24
专栏|北京老城西北怎么会缺一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北京老城西北怎么会缺一角?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27
讲座|城池内外的历史构成一部立体的中国史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1-3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