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2月29日讯(记者 高萍)2023年银行理财在经历了2022年的破净潮后,理财规模曾在年初延续承压态势,不过,在理财净值持续修复、渠道端加强投资者沟通等多重努力下,银行理财规模逐步企稳回升。回顾2023年这一年,多位银行理财人士认为,理财行业规模已跨过低点,持续修复回升,理财的产品结构和资产配置向低波稳健倾斜。
展望2024年,多位银行理财业内人士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2024 年将是理财资产配置结构优化之年,业绩比较基准下行空间缩窄,也将助力银行理财规模增长,理财规模增速或在5-10%,债券、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的占比料将回升。
业内:理财行业规模已跨过低点
2023年初受理财赎回冲击余波、季节性效应等多重因素影响,理财规模延续承压态势,一季度末规模降至25万亿附近,为年内最低点。2023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曾超过银行理财规模一度引发市场关注。在理财净值持续修复、渠道端加强投资者沟通等多重努力下,银行理财规模逐步企稳回升。
回顾2023年银行理财行业,兴银理财投资研究部相关人员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很多印象深刻的事件。首先,理财行业规模已跨过低点,持续修复回升。根据银行理财业登记中心,截至2023年11月末理财行业规模为27.66万亿,已回升至2022年年末水平。
在普益标准研究员屈颖看来,2023下半年理财产品规模增长主要源自3个月及以下期限产品,反映出当前银行理财投资者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的“求稳”态度明显,更愿意选择流动性相对较强的短期产品应对市场变化,灵活调整配置。
“实际上,2023年股债市场也经历较大震荡波动。”兴银理财投资研究部相关人员称,但理财规模、净值表现的平稳性大大增强,行业平均的产品破净率相比2022年大幅降低。根据广发固收研究组,全市场理财子产品破净率由2022年末的19.8%下降至2023年11月末的3.7%。另外,居民在财富产品的投资上避险意愿较强,理财的产品结构和资产配置向低波稳健倾斜,现金、类现金和短期限固收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更迅猛。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全市场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稳步回升,屈颖认为,这反映出赎回潮影响已逐渐消散,投资者的理财需求明显提振,同时9月的债市小幅回撤并未给银行理财规模带来明显冲击。此外,理财规模扩容增量主要由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带动,同时存款利率经过多轮调降后吸引力减弱,部分资金或流向低波稳健型的银行理财产品,进一步推动了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产品规模的增长。
“截至2023年12月27日,现金管理类和固收类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合计占比97.48%,而混合类、权益类产品规模持续下降,可以看出银行理财客户投资偏好仍相对谨慎。”屈颖如是说。
2024年理财规模有望实现10%左右增长
“2023年11月理财规模预估回稳至27.5万亿上方,12月可能季节性回落。”对于2023年银行理财规模,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预估,年末或稳定在27万亿附近,较2022年末27.65万亿略有下降。
展望2024年,兴银理财投资研究部相关人员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居民对理财的整体需求仍存,预计银行理财规模有望稳步增长。一方面,居民超额储蓄持续增长,而2023年理财产品破净率维持在低位、收益表现整体稳健,将吸引居民储蓄流入理财市场;另一方面,银行存款利率有继续下调空间,届时理财收益优势将更加凸显,部分定存资金会转向理财。
屈颖同样认为,随着理财资金对高流动性资产配置的提升,银行理财产品的防御性有望加强,叠加银行存款利率多次下调,吸引力下降,2024年银行理财规模有望增长。
对于2024年银行理财规模,王一峰预估,增速或在5-10%,理财规模中枢站上29万亿。王一峰称,历经2022年4季度赎回冲击,对理财来说是产品定位与负债稳定性再认识的过程,短中期内规模或基本维持在26-30万亿左右的量级。
“2024年,银行理财规模有望实现10%左右增长,预计余额将达31-32 万亿。”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认为,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下行空间在缩窄,将逐步企稳回升,业绩比较基准回升也将助力规模增长。
权益是银行理财发展不可或缺的赛道之一
从理财产品类型结构来看,权益类产品规模占比较小。中国理财网显示,截至发稿,银行理财公司发行的存续的权益类理财产品共有36只。另外,数据显示,截至 2023 年 6 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4.1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5.15%,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分别为 0.08万亿元和0.04万亿元。
“2024 年是理财资产配置结构优化之年,资产配置中的‘28 定律’继续成立,80%的安全垫资产和20%的博收益资产的结构不会变化,但是预计债券、公募基金、权益类资产的占比将回升。”中信建投证券分析师认为,产品类型中,混合类产品、私募理财产品规模预计将提高;股份行理财子将加快主题类理财产品发行,2024 年理财子也将开始向专业化资产管理公司转型。
屈颖则认为,权益类资产的占比或持续下降,银行理财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不高,在经历2022年的“破净”潮后,投资者赎回现象增多,风险偏好也更倾向中低风险;同时,多数理财子公司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的权益投资能力还有待提升。在王一峰看来,2024年理财仍将主要布局低波稳健产品,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占比有提升空间。
光大理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从财富管理的大背景,或是基于多元化客户理财的需求,仍然坚定认为,权益是银行理财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赛道之一。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和支持银行理财资金入市,也充分体现了从监管的角度,希望银行理财能成为一个包容多元化客群结构,并能够为不同客群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资管机构,引导理财资金更好地服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支持实体经济。
上述相关负责人补充称,银行理财公司发展权益类理财产品,一是要明确权益类理财产品的目标,在清晰的目标下去完善投研机制、投研环境以及业绩评价机制;二是要加大权益投资团队的建设和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三是要加强平台化、多元化、多资产、HI与AI相结合的投研平台的建设,提升投资研究能力和权益投资竞争力,努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稳健的投资体验。
资产配置方面,兴银理财投资研究部相关人员表示,国内资产方面,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复苏,风险偏好大概率抬升,企业盈利有望逐步改善,A股或将呈现震荡上行格局;2024年名义GDP温和回升对债市形成扰动,但在结构性复苏和信用缺资产环境下,利率上行空间有限,可积极把握近期资金利率上行的票息资产建仓机会。海外资产方面,海外加息周期已经进入尾声,美元、美债、美股、黄金等资产的配置价值逐渐凸显。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