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我就接到了3次学校打来的电话,从摸排信息到鼓励安慰再到通知查收临时困难补助,这样的暖心举动是鼓励我们直面困难的坚强力量。”这两天,家住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居集镇茨滩村的西北师范大学商学院大一学生马英梅持续收到学校的暖心“大礼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积石山地震发生后,甘肃省教育厅立即作出应急响应,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指挥部在高效完成前期师生避险、安全转移及校园受损摸排等工作的前提下,由省教育厅主要负责人牵头组成的灾后重建专家指导组深入受灾一线,实地察看校舍受损情况,现场分析研判灾后复学形势。
与此同时,甘肃省内部分高校紧急抽调专业救援力量,前往灾区开展应急救援和灾害损失评估工作,积极为震后复课复学和灾后重建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各高校也同步进行地震受灾学生情况摸排、关心慰问和应急资助工作,一场紧张有序、争分夺秒的抗震救灾行动迅速展开,用心用情守护着每一名受灾学子。
凝聚起“硬核”抗灾力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在凛冽寒冬降临,牵动着各方的心。
在接到甘肃省教育厅相关安排部署后,兰州交通大学校党委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副校长苏程带队,由土木工程学院、兰州交大设计研究院和兰州交大工程检测公司人员组成的工作组驰援灾区。
“我们承担104处各级各类学校校舍的震灾调查工作,调查点相对分散,任务艰巨。”该校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虞庐松介绍,为加快工作进度,工作组将师生细分为19个小组,分配到不同乡镇的学校同步开展调查。
在此之前,专家组针对震后建筑物安全鉴定规范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对调查重点、注意事项、损失评估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的重点任务是对受灾建筑作出安全鉴定,为抗震救灾和学校复课提供决策依据。”虞庐松说。
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凤玺的研究领域是土动力学,他曾参与过汶川地震后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的校舍排查工作,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各项情况了然于心,“昨天我们到的河崖小学受灾比较严重,发现学校教学楼、外墙有裂缝,窗间墙交叉剪刀型裂缝较大”。
但令周凤玺和团队欣慰的是,学校的抗震等级提高了,主体结构影响不大。“现在学校硬件条件都很好,很多校舍是2008年以后修建的,能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这次学生参与进来,也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地震的危害性,从而树立科学家精神和为国为民情怀,提升专业素养和责任心。”周凤玺说。
情暖寒冬,众志成城。兰州工业学院第一时间安排土木工程学院师生前往灾区,分5个小组对积石山县银川镇等4个乡镇的41所校舍进行安全排查。“我们负责的区域距离震中较远,破坏不严重,师生能吃上热饭,总体情况良好。”土木工程学院带队教师山水龙说。
这两天,兰州工业学院驻积石山县胡林家乡左家村工作队一刻也没有放松。地震发生后,工作队奔赴当地20余户村民家中走访了解灾情,对农户房屋、牛羊圈等受损情况进行实地勘察,协助村民开展自救抢险工作。
四面八方的救援物资也陆续抵达。
隆冬的灾区,寒意日浓,但人们已深深地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争分夺秒开展救援
地震发生后,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一时间集结两支医疗队共计20名救援人员赶赴震区,分别前往临夏州医院和积石山医院,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第一批医疗队由急诊、重症、神经外科、骨科医生组成,于12月19日2时17分出发,现已开展抢救工作。第二批医疗队由普通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医护人员组成,于12月19日5时28分出发,争取为群众提供全面、细致、及时的医疗服务。”兰大二院第二批医疗工作队队员魏政勇介绍,医疗队成员不仅开展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及清创缝合等医疗救援工作,还对受伤群众进行心理疏导。
与此同时,兰大二院骨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及重症医学科均已预留床位,随时待命,为伤员提供救治。“省城的专家来了,太好了,我们就放心了。”在积石山医院,一位受伤的大娘拉着医疗队专家的手说。
因地震、砂涌叠加低温天气,再加上一些地区因地震断电、断路,让灾区群众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19日早上接到通知后,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教授袁道阳草草收拾好行囊,带领2名研究生、2名博士生紧急赶到积石山县。
“我们的任务是对这次地震构造方面进行调查,主要讨论地震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袁道阳解释道,本次地震发生地区的地震构造是拉脊山弧形断裂的积石山东缘断裂,具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构造条件,而通过对地震成因的分析判断,将对当地未来房屋建设的抗震性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袁道阳说,积石山县的受破坏程度、震源深度以及当地民房的受破坏程度等都在持续调查中,“根据现有情况,积石山东缘边上的村庄大多为土坯或砖木结构,房屋损坏比较严重,还要谨防余震带来的二次危害”。
和袁道阳调查方向不同,兰州大学地质科学与矿产资源学院教授孟兴民和其他团队在积石山县和民和县,除调查灾害灾情和房屋倒塌情况外,还要调查地震次生灾害,包括地震造成的滑坡崩塌等。“我们野外人员目前就在做测量工作,还有一队人员在室内做分析工作,主要看哪些地方还有危险的落石崩塌的可能性。”孟兴民说。
温暖体现在小细节中
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软件工程1班学生刘海花家在民和县转导乡忠孝村。地震发生时,她恰好在民和县满坪镇中心学校实习支教,距离震中位置不远,而她家也在震中附近。
“第一次经历了这么大的地震,现在回想起来还有点后怕。令我感动的是,学校得知我家受灾严重之后立即给予了临时困难补助。”刘海花说,“温暖就体现在这些小细节中。”
地震发生后,西北师范大学及时安排各学院摸排学生家庭受灾情况,辅导员、心理辅导教师深入学生宿舍,重点关注家庭受灾学生的情绪安抚。同时,根据摸排情况连夜召开专项工作会议,为121名积石山县、海东市等震中区域家庭受灾严重的学生发放第一批临时困难补助12.1万元,目前已全部到账。
“学校还研究决定,将受灾学生及时纳入学校资助体系持续关注,做到资助育人不断线。”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干部任思泉说,学校第一时间帮扶救助因地震灾害受影响的学生,做到了资助关爱和心理关照精准到人。
记者了解到,地震发生后,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城市学院等省内高校快速启动受灾学生摸排工作,开通受灾学生临时困难补助专项通道。
截至12月20日中午,兰州大学摸排出受地震灾害影响学生共81名,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学生安继玺家住积石山县石塬镇苟家村,他说:“目前,救援保障队给家人提供了方便面等食品物资,今天上午也收到了学校的困难补助金,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这学期,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还有10名学生在临夏州东乡县达板镇科妥小学和河滩镇汪胡小学支教。地震发生后,校团委、教务处工作人员就与支教学生取得了联系。“老师嘱咐我们提高警惕,注意安全,时刻保持电话通畅。”在科妥小学支教的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科妥分队队长孔杰告诉记者。
此外,西北师范大学心理援助平台热线的59名督导师和500名热线员也已全部就位,全天候向灾区提供公益心理援助。“我们众志成城、心心相连,为灾区群众点亮心灯。灯亮起来了,心也就踏实了。”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吴博说。
文/记者 尹晓军
编辑/崔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