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成为首登《巴黎评论》的中国作家 他谈了些什么?
红星新闻 2023-12-11 15:58

最新一期的《巴黎评论》发表了对作家余华的专访,这是中国籍作家第一次登上《巴黎评论》“作家访谈”。

余华的访谈刊登在“小说的艺术”的第261期,由著名译者白睿文(Michael Berry)采写。白睿文也是余华《活着》英文版的译者,他在这篇访谈中讲述了与余华的初相识经历:“二十多年前,当时还是一名大学四年级学生的我联系余华,寻求将《活着》翻译成英文的许可。我们最初的通信是通过传真机进行的,我仍然记得,当我收到翻译他小说许可消息时候的兴奋之情。”

截图自《巴黎评论》

在这篇访谈中,白睿文形容余华是一个顽皮、敏锐、智慧的人。他从余华做牙医时期开始问起,内容既涉及余华的早年写作经历、文学师承以及文学观,也有对于《在细雨中呼喊》《活着》《兄弟》《文城》等具体作品的追问。

余华也坦诚地分享了许多他的生活经历,比如他说自己写第一个故事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甚至“不知道如何断开一个段落,要在哪里加引号”。

余华说,最重要的是,当时他只能在晚上写作,“我住在父母的一栋单间房子里,靠近一条小河……冬天很冷,那时候家里都没有卫生间,要走五六分钟才能找到厕所。幸运的是,当其他人都睡了的时候,我可以自己跑到河边,往河里撒尿。然而,当我累得写不动的时候,我的双脚就会麻木,我的左手也会冻僵。 当我搓着手时,感觉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人——一个是活人,另一个是死人。”

他还讲了一些他与莫言、苏童等好友的趣事。2003年,余华受邀前往爱荷华,但在那里什么也没写出来,“在爱荷华,每天的生活就是……吃。苏童决定他要搬到那里去写作,是的,他写出了一个短篇。莫言也去了,以为他能待一阵子,但是十天后就回去了。那里太小了。要不是我老婆和儿子跟我一起去了,我可能也提前回去了。”

据悉,《巴黎评论》1953年创刊于法国巴黎,后编辑部迁到美国纽约,并持续出版至今。“作家访谈”是《巴黎评论》最持久、最著名的特色栏目,因为是季刊,一年只刊登四篇左右作家访谈,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大部分重要作家,其中包括三十四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余华是《巴黎评论》采访的第261位作家。

文/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蒋庆

编辑/弓立芳

相关阅读
华裔女作家聂华苓去世,享年99岁
中国新闻社 2024-10-23
马伯庸:成为畅销书作家,我却“战战兢兢”
红星新闻 2024-10-13
余华:积极接受生活给予的紧张与松弛
中国新闻网 2024-08-17
年轻人为何爱读史铁生:他们困境相通,情感共振
红星新闻 2024-07-20
中国作家王安忆获法国国家荣誉军团骑士勋章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5-25
门罗去世:我们时代的契诃夫,毕生都在与家务斗争
红星新闻 2024-05-16
文学|余华最温情的作品,所有主角都活了下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3-15
余华成为《巴黎评论》史上第一位受访中国作家
扬子晚报 2023-12-08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