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中国气象局公布五起气象行政处罚典型案例。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其中一起案例中,一公司因违法传播虚假气象预报被处罚。
该案中,由上海某网络科技公司开发的App播发了“昆明1月7日将迎来大到暴雨”的信息。云南省昆明市气象台并未作出上述预报,该App播发的内容严重失实。
上海市气象局接到云南省气象部门通报后,进行立案调查,查明该公司为推广其App产品,在移动互联网推广广告中传播虚假夸张的气象预报以吸引眼球。上海市气象局约谈该公司,要求其立即停止传播虚假气象预报的违法行为并进行内部整顿。同时,根据《气象预报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对该公司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通过移动互联网播发气象信息是气象部门监管的重点领域。由于移动互联网的特性,气象信息服务单位所在地与气象信息内容指向地往往不在同一地点,特别需要异地气象执法部门在立案、证据收集固定等方面及时沟通协调、相互配合。在该案中,上海、云南两地气象执法的跨省(市)合作,为处理移动互联网气象信息服务单位的违法行为树立了良好的异地协办示范。
在另一案例中,某市气象局接到线索称,该市可能存在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的情况。经查,市民马某未经许可私自在该市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自2019年7月起探测,收集风向等7类气象资料,并通过网络向境外服务器传送。根据《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项规定,该市气象局责令马某停止违法行为、拆除非法探测设施,并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
该案是一起典型的未经批准擅自设立涉外气象探测站(点),并向境外提供气象资料的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涉外气象探测和资料管理办法》规定,开展涉外气象探测活动,必须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铁柱
编辑/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