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央行最新报告权威解读
第一财经 2023-11-28 09:59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准确把握货币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重调节。

《报告》还设置了专栏文章,分别从“提高利率政策协同性支持经济回升向好”、“盘活存量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极主动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持续强化金融赋能助力民营经济恢复发展”4个方面对当下的热点进行详解。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协同发力?未来物价走势如何?如何进一步支持房企化险?接近央行人士对此进行了权威回应。

总量将加强贷款均衡投放

在货币政策方面,《报告》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报告》还提出,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性,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保持物价水平合理稳定。

接近央行人士表示,《报告》体现了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基调,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强调“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将继续为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未来央行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持续增强。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未来,总量上将加强贷款均衡投放,更多关注存量效用;结构上优化资金供给结构,做好五篇大文章;价格上保持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保持汇率基本稳定。

财政政策发挥“四两拨千斤”撬动作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中的两大重要支柱,也是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手段。

《报告》专栏指出,结构上,财政政策注重发挥再分配功能和“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强化公共服务保障,体现对重点领域的有力支持。在各级财力未能完全顾及、社会资金进入意愿不足而又亟需加强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货币政策主动补位,通过发挥激励引导作用,能够鼓励更多金融资源提供融资支持,银行信贷结构也进一步优化,体现出相应的结构调节效应。

以政府债券发行为例,下半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快,四季度又增发1万亿元国债。拉长时间看,财政发债募资后又拨付使用,对流动性总量影响相对中性。实践中,由于从发债到支出存在一定时间差,认购政府债券的银行与接收财政支出的银行也往往不同,政府债券的集中大量供给仍需央行做好流动性安排。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通过灵活的日常流动性操作,央行有效对冲了财政收支的影响,降低了银行体系不同时点的波动性。针对政府债券集中发行,多渠道加大流动性供应,满足了财政发债募资与拨付使用间隔产生的流动性需求。央行政策工具落地,财政贴息、政府奖补、融资担保等也有跟进,为满足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资金需求提供了有效保障。

2019年末至2023年9月末,国债、地方政府债余额分别增加11.9万亿元和17.5万亿元。同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累计下行0.46个百分点。

《报告》提出,下阶段,结合政府债券增发的形势需要,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快债券市场建设,优化国债持有结构,推动银行发展政府债券柜台销售和交易,便利更多企业和居民持有国债,实现国债投资主体多元化,既有效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又加快促进直接融资发展。

此前,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在三季度金融数据发布会上表示,要推动银行发展政府债券柜台销售和交易,通过提供双边报价,改善柜台服务,为居民储蓄提供兼具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金融产品。

此次《报告》再次提到要推动商业银行开展国债柜台业务。接近央行人士表示,通过优化服务、丰富业务品种,可以吸引更多个人投资者购买国债。

从国际比较看,Wind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6月末,美国个人投资者持有国债的比例约为9%,而我国仅为2.9%,有较大上升空间。

物价未来将回归常态水平

10月CPI同比再度转负,引发市场关注。

“物价出现短期波动较为常见,既可能是经济总供求、货币环境变化,也可能是个别商品扰动,还可能是受基期因素、季节规律等影响。例如10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0%,就下拉CPI超0.5个百分点。”市场分析人士称。

对于物价,《报告》认为,物价短期还将维持低位,未来将回归常态水平。近期,我国CPI同比在0附近运行,主要是受去年同期猪肉价格较快上涨的基数影响,核心CPI同比保持基本稳定,服务CPI较上半年还有所加快,与经济恢复向好的走势基本一致,PPI降幅也总体趋于收敛。随着各项政策加快落地见效、内需持续改善,物价上行动能将进一步积蓄。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接近央行人士表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CPI也曾经历过几轮负增长,但都较快实现了向均值水平的回归,这是我国巨大发展韧性和潜力决定的。

市场分析认为,随着我国经济持续恢复、供需状况更趋平衡,食品等基数影响消退,未来物价上行动能将进一步积蓄。

进一步支持房企化险

今年以来,金融部门从供需两端综合施策,“三箭齐发”保持贷、债、股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支持改善行业经营,优化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着力稳定房地产市场。房地产市场成交总体改善,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商品房销售等指标边际好转。

在房地产方面,《报告》提出,完善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合理股权融资。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快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房地产金融风险外溢性有限。”接近央行人士表示,目前50多万亿元房地产贷款中超7成是个人住房贷款,而国有四大行2023年中报显示,个贷不良率仅为0.5%左右,房地产市场调整对金融体系的外溢影响可控。

《报告》还提到要用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房企纾困专项再贷款等工具,将进一步支持房企化险。“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发展具有坚实基础。”上述人士称。

“三个坚决”维护汇市平稳

汇率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创近期新高。据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1月2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7.1151元,较上一交易日调升61个基点,是6月10日以来人民币中间价的最高报价。

谈及人民币汇率,《报告》强调,稳步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加强预期管理,立足长远、发轫当前,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风险防范。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在下阶段汇率政策中,新增“三个坚决”,展示了央行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的决心。

《报告》提出,坚持底线思维,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坚决对扰乱市场秩序行为进行处置,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防止形成单边一致性预期并自我强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上述接近央行人士表示,随着外部压力缓解,近期人民币汇率显露走强势头。市场预计美联储本轮加息已见顶,10年期美债利率也由此前一度升破5%回落至4.5%下方。外部压力缓解和国内经济回升向好推动人民币汇率明显回弹,11月以来对美元汇率升值超2%。未来,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仍有坚实基础。

编辑/范辉

相关阅读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多重信号
财联社 2024-11-10
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 将更注重量价结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11-09
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释放了哪些新信号?
证券日报 2024-08-12
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证券报 2024-08-10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二季度例会释放出哪些政策信号?
证券日报 2024-07-01
央行重磅会议!
证券时报网 2024-06-29
央行:顺应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 着力推动已出台金融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28
半两财经|央行行长:继续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 逐步淡化关注数量目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