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晚,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举行颁奖盛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累计获得12项特等奖、6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以总分全国第五再次捧得竞赛“优胜杯”。北航是北京市唯一竞赛全部四个赛道均有特等奖(或星系级最高奖)的高校,继续保持纪录,成为在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唯一连续18届捧杯的高校。
“挑战杯”自1989年举办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八届,每届竞赛超过千所高校的200多万大学生参与,已成为国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之一,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北航在2009年第十一届、2019年第十六届、2021年第十七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三次捧得最高荣誉“挑战杯”,并获得可永久保留的复制品一座。
学校高度重视本届大赛,由校团委牵头,教务部、科学技术研究院、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等部门和各学院积极配合,从2021年9月开始面向师生广泛征集优秀项目,经过校赛、市赛和国赛的激烈角逐,延续了在“挑战杯”竞赛中的优异成绩。
例如在主体赛赛道中,北航摘下3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主体赛积分全国第四。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选送的“基于分布式无缝柔性舵面的智能变体飞行器”项目,飞行器的柔性智能变体技术通过材料、机构、控制综合设计,能够使机翼像鸟类翅膀一样灵活柔性变形,大幅提升飞行器的综合性能。本项目研发了一款采用柔性舵面和可动翼尖改变机翼形状实现柔性智能变体的固定翼无人机,通过刚柔耦合无缝变弯度后缘、分布式柔性舵面控制算法、自适应柔性关节可动翼尖三大技术突破,实现了无人机操纵效率、载重能力、巡航速度范围等指标的全面提升。相关工作已申请三项国家发明专利、一篇软著,未来有望将该技术应用于真正的大飞机上。
在“黑科技”展示活动中,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选送的“毫厘灵探-超微型高机动机器人平台”项目获全国第一,并受邀参加“黑科技”展示活动全国仅三项上台路演的项目之一。该项目提出了一种MEMS技术加工制作的超微型高机动机器人平台,其动力系统是团队首创的MEMS三维电感为核心的超微型直线电机;将树蛙脚掌结构用于足部,大幅提升运动能力;运动系统具有多模态与模块化组合的优点,易实现未来不同需求。机器人体积小于5mm*5mm*5mm,速度接近48倍体长每秒、4倍自重负载、20°爬坡、40%体高越障、260°/s转向角速度,各项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本科生科研团队以学生一作授权专利1项、受理2项,并以一作发表EI期刊一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