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场站将不只是大公交的“家”,北京将有越来越多的公交场站向居民“敞开大门”,提供错时共享车位。10月17日,北京公交集团称,首批21处场站已经开放错时共享停车服务,可提供366个车位,居民车辆“夜停晨走”,缓解停车供需矛盾。(10月18日《北京日报》)
我国进入汽车社会后,停车供需矛盾日益凸出。截至2022年底,汽车保有量达3.19亿辆,并且预计每年以2000万辆的速度在快速增长。但停车位数量却赶不上汽车增长速度,“停车难”困扰着很多城市。对此,北京千方百计增加停车场、停车位,不少措施已取得积极效果。
《2023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提到,今年北京将新增共享停车场150处、车位1万个。在城市空间紧张的情况下,计划提供1万个车位实属不易。而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本市停车设施有偿错时共享的指导意见》,则是推动存量设施合理利用以缓解“停车难”。
首批21处公交场站对外共享车位,这是北京利用公共资源解决停车问题的一大“妙招”。从时间上来说,白天很多机动车外出,居住区的停车矛盾相对较小;而夜晚多数机动车“回家”,停车矛盾更凸出。北京公交场站对外共享车位的时间恰恰在夜晚,即瞄准了最突出矛盾。
从公共资源利用角度而言,由于公交企业属于国企,公交场站自然属于公共资源。当部分公交场站夜晚处于闲置状态,用于解决市民停车问题,是对这一资源的最好利用。这既是公交公司落实国企责任的体现,也是公共资源造福于民的生动表现,让公交企业与市民实现了双赢。
再从民生角度来看,“停车难”在今天无疑属于民生问题,给有车市民造成了困扰。公交场站对外共享车位,不但能解决市民停车难,方便附近居民停车,还能降低停车成本。因为停车费定价原则上依据属地政府的指导意见,或低于商业停车场收费,甚至低于某些小区停车费。
其中,最“精妙”也是最关键之处在于,居民车辆“夜停晨走”,即停车时间暂定为晚7时至早8时,这种精准的时间管理,是错时共享的科学运用,既解决了居民停车问题,也不影响公交正常运营。前者不影响后者的关键问题在于,居民能否在规定时间为公交运营腾出空间?
对此,由停车位供给方、停车需求方(私家车主)、停车管理方、见证方(属地街道社区)共同签订的“错时共享停车协议”明确提出,停车人超时违规三次后,场站可禁止其进入,对不按规定超时停放的车辆停车费按停车场的临时停车收费标准收取。希望相关居民能遵守约定。
同时,这一创举对北京和其他城市也有启示意义。既然21处公交场站可以对外共享车位,其他一些公交场站是不是也可以挖掘潜力?既然公交场站可以这么做,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停车场等,是否也可以探索居民车辆“夜停晨走”?
在所有寸土寸金的超大城市、大城市,如何最大化挖掘停车潜力,满足市民停车之需,对每个城市都是一种考验。从理论上来说,由于夜晚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已下班,其腾出的停车位如果不被利用也是一种浪费,如果采取有偿错时共享,对相关各方来说都是利好。
文/海凝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