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于9月28日至10月4日在北京园博园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近50家优秀院团、院校,带来120余场精彩演出,在金秋北京为观众献上戏曲大餐。
本届中国戏曲文化周在“戏韵园林·地方园地方戏”板块中,除了京剧、评剧、昆曲、河北梆子、豫剧、越剧、黄梅戏等各大剧种外,还有吕剧、晋剧、川剧、沪剧、楚剧、陇剧等地方特色剧种,以及海城喇叭戏、内蒙古二人台、汉调桄桄等稀有剧种。
济南园
带有晋中厚重文化底蕴的晋中园,白墙灰瓦、古色古香,园内设有独具晋商文化特色的戏台、门楼、牌楼等。晋中园的明朝古戏台,是从山西原址原貌迁移而来。这座饱经风霜的戏台,见证过戏曲艺术过去的辉煌,如今又迎来戏曲发展的新盛景。本届戏曲周主场活动期间,晋中园上演晋剧《吃盒子》《戏叔》《渭水河》,豫剧《秦香莲》《必正与妙常》《伐子都》,越剧《梁祝·楼台会》《盘妻索妻·花园会》《珍珠塔·后见姑》,吕剧《姊妹易嫁》等地方特色剧种剧目,古戏台焕发勃勃生机。
作为本届戏曲文化周艺委会专家之一,国家京剧院一级编剧、中国梅兰芳文化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池浚表示,“今年,全国各地的戏曲都在园博园聚集,使观众能够在园林之间将各地戏曲的魅力尽收眼底,同时我们也结合园博园自身特色,将不同园区和不同地域的戏曲风格相结合,实现景观和艺术的深度交融。”
10月1日,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在晋中园上演汉调桄桄《表花》《挂画》《福寿图》《断桥》。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主任赵红表示,“汉调桄桄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国只有我们一家院团在表演这个剧种,而且基本上都是00后的年轻人在继续传承,希望通过戏曲周的平台能让更多人了解并喜欢上汉调桄桄。”
忆江南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忆江南是园博园中具有浓厚江南乡土气息的地方性园林,戏曲文化周期间汇聚了安徽省马鞍山四季戏曲剧院、江苏省无锡市评弹团以及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他们在带来演出之余与观众热情互动,在提升游客参与感的同时进一步普及戏曲知识。
忆江南内的藕香堂仿苏州拙政园的藕花堂临湖而建,安徽省马鞍山四季戏曲剧院在这里带来了黄梅戏《女驸马·状元府》《砂子岗》《夫妻观灯》《天女散花》。在表演结束后,演员邀请观众上台一同学习唱腔身段。
闽园
忆江南旁的闽园有着浓郁的闽南特色,园内配以亭、廊、楼、榭等园林建筑。北京京剧院在园内创排实景演出版三国故事,每日以《三国演义》不同英雄人物为主线上演,使观众可以每天解锁不同人物京剧演出,台上以诸葛亮为主线的京剧《空城计》《斩马谡》,以吕布为主线的京剧《辕门射戟》《白门楼》,以关羽为主线的京剧《古城会》,以陈宫为主线的京剧《捉放曹》,带给观众们耳目一新的观剧体验,台下座无虚席。
身穿汉服,漫步于集生态景观、艺术小品、建筑小品为一体的岭南园内,欣赏甘肃省陇剧院带来的陇剧《司文郎》《深宵幽会》《孟姜女哭长城》《失子惊疯》,四川省川剧院带来的川剧《别洞观景》《皮金滚灯》《扈家庄》,广东省海丰县西秦戏艺术传承中心带来的西秦戏《连环计·小宴》《刘锡训子》《贩马记·写状》,上海沪剧院带来沪剧《三看灯》《罗汉钱》《苗家儿女》……观众们在这一方之地感受着各地剧种个中韵味,于无形之中增强文化自信。
济南园
来到济南园,垂柳下的趵突泉景观喷涌翻滚,字碑上一只驻足的翠鸟目光炯炯,仿佛在聆听悠扬戏韵。园内集合了山东、河北、北京三地拿手地方戏。山东省郯城县文化馆带来鲁南五大调《鹿乳奉亲》《梧桐落叶金风送》《耕读渔樵》《金乌西坠》等,河北省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带来落子《黄粱美梦》《借髢髢》《端花》,北京金艺苑河北梆子剧团带来河北梆子《大登殿》《清风亭》《打金枝》……驻足的游客时而举起手机,时而轻声跟唱,精彩之处连声叫好。
专业剧场
在园林之外,专业剧场演出也备受瞩目。10月1日及2日晚上,吉祥大戏院锣鼓铿锵,戏韵悠扬,上海越剧院、北京集贤弘艺文化中心依次在这里带来《上海越剧院经典折子戏展演》、曲艺跨界京剧《龙凤呈祥》,为广大戏迷献上风味独具的戏曲大餐。10月3日,吉祥大戏院将上演由九天星剧团带来的“嬉戏”亲子剧场戏曲儿童体验剧《新三打白骨精》,剧目全新演绎经典西游故事。此外,10月4日,《梨园盛世情——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京津冀戏曲惠民演唱会》将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10月15日,山西省晋剧院将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带来《晋韵华章——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晋剧专场演唱会》,以醇厚的三晋之音为本届戏曲文化周收尾。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田婉婷
编辑/弓立芳